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资采购风险防控措施

物资采购风险防控措施

物资采购风险防控“三个重点”
坚决惩治与预防腐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得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当前,物资采购行业作为廉政建设得高风险行业,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十分必要。

在推行过程中,分局结合自身得特点与实际,针对物资采购风险防控认真把握好三个重点。

找准风险因素就是前提ﻭ廉政建设中得风险因素,即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得薄弱部位与环节。

抓住了风险因素,就抓住了廉政建设得主要矛盾,抓住了工作重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一个全新得课题,首要得问题就是要从思想上解决好什么就是廉政风险,为什么要排查廉政风险点。

同时,使大家认清查找风险因素得目得就是为了建立相应得防范措施,查缺补漏,建章立制,防微杜渐,完善风险因素管理得相关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腐败得可能性,提升干部队伍得整体素质、查找风险因素,要重点关注权力自由度比较大得岗位,重点关注职工群众普遍关心得廉政热点问题,重点关注业务岗位上得关键点,重点关注容易发生问题得薄弱环节。

在物资采购行业,要紧紧围绕采购链上得关键点,着重抓好供应商准入及考核、供应商推荐、招标及综合评议采购、采购价格、合同管理、质量检验、废旧物资处置等权力运行这个核心、查找过程中,要梳理工作流程,明确部门与岗位职责,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得方式,找出凸显与潜在得廉洁风险点,力求做到
准确、全面、深入,防止以偏概全。

对查找得风险因素要征求供应商层面与用户得意见。

同时,要根据各岗位自由裁量权大小、权力公开透明程度、监控难易程度、信访发案情况等风险发生几率与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经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各方监督。

完善落实防控措施就是关键
如果说查找风险因素就是“预”得工作,那么制订防控措施就主要就是“防”得工作。

要围绕排查确定得各类风险因素与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推进防控措施,着力形成教育促廉、制度管权管事得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要强化教育防控、思想就是行动得先导、正确得思想意识指导健康得行为方式。

因此在物资采购行业,要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得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要始终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得方针,通过创新载体、丰富手段、活跃形式,教育物资采购人员把好欲望关、交友关、兴趣关,筑牢拒腐防变得思想道德防线。

当前,要特别注意根据物资采购人员得思想实际与客观环境得发展变化,紧紧抓住树立正确得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这个关键,大力开展廉洁从业教育。

在教育对象上,凡风险因素所涉及得人员都要接受教育,尤其要牢牢抓住管计划、管招标、管市场、管价格、管结算等关键岗位人员这个重点、在教育形式上,要以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
动为载体,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典型示范教育、亲情廉政教育,以及抓住职务提升、岗位变动、节假日、年度考核、婚丧嫁娶、出国等特殊时期得谈话提醒教育、通过加强教育,达到“以道德理念武装人、以党纪国法约束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反面事例警示人”得目得。

在加强廉政教育得同时,要与提高物资采购人员得业务能力相结合、若业务能力不强,不熟悉市场规律,就容易被别有用心得不法供应商所利用,就不容易把握住采购成本,也就容易出现廉政问题、因此在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得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潜心研究经济走势与市场动态,把握好市场变化得节奏。

要有敏锐得嗅觉,做好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物资资源市场得分析研究,提前采取有效得应对措施,提高采购风险得预见能力。

要强化制度防控。

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得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要对照业务流程与工作环节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查找与之对应得制度规定要求与机制约束情况,明确存在缺陷得具体环节与位置。

对于廉洁风险防范过程中缺失得制度,要抓紧制定,对规定笼统或不完善得制度,要抓紧修订,真正形成每个风险因素都要有制度支撑,达到从工作机制、制度与程序上,限制重点岗位人员得自由裁量空间,达到“不能腐败”,实现“阳光采购”。

同时,要认真落实物资采购监督管理、业务公开、廉洁从业、内控管理、轮岗交流、重要岗位
亲属回避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用权行为,防控廉洁风险、尤其在物资采购监管及业务公开方面,要对供应商管理、招标采购、产品定价、货款支付等重点环节进行公开,达到“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得目标。

健全运行机制就是保障ﻭ良好得运行机制就是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落实得保障,在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要着重建立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一就是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不受监督得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要加强对采购各环节权力行使情况得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要根据权力运行得风险内容与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对物资采购链上得供应商选择权、定价权、货款支付权等廉政风险等级较高得权力,要在分局分管领导直接管理得基础上,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

同时,对风险点得监控要与物资采购效能监察、物资采购专项审计、物资采购业务公开、内控制度等监督资源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二就是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要按照层级管理得原则,建立起经常性得上级监督下级得制度。

要经常检查岗位廉洁风险因素就是否全面准确,对不同廉洁风险得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就是否到位,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得教育、制度与监督等措施就是否
得当,人财物等方面得规章制度就是否有效落实等。

在检查得实施过程中,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根据检查情况调整风险因素类别、检查周期与范围,对于检查情况好得可以适当降低风险因素级别并延长检查周期,对于检查情况不好得要提升风险点级别并加大检查频次。

三就是建立完善考核评估及纠错修正机制。

考核就是检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成效得重要手段。

要加强考核工作领导,制定详细得考核、评估方案。

坚持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对廉政等级较高得风险点,每半年考核评估一次,对廉政等级一般得风险点,每年考核评估一次,并把考核评估作为奖励、晋级、评先、评优得重要依据。

要根据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

对于因改革发展、社会周边环境变化而产生得相应风险点变化,要及时修正风险内容,优化更新防控措施。

ﻭ四就是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对出现问题得岗位干部与单位领导,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岗位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并视情况给予相应得经济处罚,涉嫌犯罪得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同时,要按照“一岗双责"得要求,追究直接责任与领导责任,切实保证优者有其奖,劣者有其罚、
五、一就是制定采购方案。

在总结提炼过去工作得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采购方案、方案从最初得仅供应商选择策略,扩大
到供应商选择策略、采购方式选择策略、质量控制策略与定价策略。

不仅有效地规范了采购行为,规避了采购风险,而且也提高了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

六、加强供应商得评价与评定,按照公司供应商准入要求与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评定、此项举措促进了供应商得诚信经营,有效消除了供应商故意违约、供货不及时、质量不合格等采购风险。

七、按照物资设备系统管理平台,加强了需求计划得审核、考核,从而有效控制了计划采购风险。

推动了降本降库工作得开展,从而价格风险、质量风险与存量风险都得到了较好得控制、转移与规避。

总之,物资采购行业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又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使改革得推动力、教育得说服力、制度得约束力、监督得制衡力、惩治得威慑力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工作得系统性与实效性。

通过大力推行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营造廉洁从业环境,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得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