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
气流粉碎是用高速气流来实现物料超微粉碎, 粉末在高速气流中相互撞击而被粉碎,其破碎工作 原理如图1 所示。经过净化、干燥的高压空气通过特 殊配置的几个超音速喷嘴向同一位置高速喷射,粉 末进入喷嘴交汇处反复被冲击、碰撞,达到粉碎细化
由于粉末颗粒的运动是从流态气体中获得的,因此, 提高颗粒的动能必须要提高载流气体的速度。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 室的吴恩熙等人的研究发现:
采用振动球磨对粗、中、细碳化钨粉均 有显著的细化效果。球磨60 h 时,粉末粒 度均可降至0. 6μm 以下,同时粉末粒度分 布变窄。 振动球磨制取超细碳化钨的最小粒度取 决于球磨强度、球磨时间和球料比
2.2.1机械粉碎法
3.振动磨
利用研磨介质可以在一定振幅振动的筒体内对物料进 行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而使物料粉碎。 与球磨机不同,振动磨是通过介质与物料一起振动将 物料进行粉碎的。
2.2.1机械粉碎法
原理: 压缩空气经喷嘴加速成超音速气 流后射入粉碎区使物料呈流化状态。 在粉碎区,被加速的物料在各喷 嘴的交汇点高速汇合。在此,颗粒 互相对撞粉碎。 粉碎后的物料被负压上升气流输 送至分级区,由内分级轮筛选出的
粒度即为所要求的细粉,未满足粒
度要求的粗粉返回粉碎区继续粉碎 (无大颗粒产生)。 合格细粉经分级轮随气流进入收 集系统进行收集,含尘气体经布袋 收尘器过滤净化后排入大气。
2)高能球磨制备大容量贮氢合金电极材料
环保意识增强呼唤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关键之一是 要有大容量充电电池。本项目即针对电动汽车用电池负极 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正在开发的高能球磨MgNi合金电池负极 材料,处于国内先进,可做为大容量充电电池的负极候选 材料,为进一步开发制备大容量合金负极,进而开发大容 量充电电池奠定基础。
2.2.1机械粉碎法
采用机械粉碎法需注意的问题: 1)安全性问题 对于易燃、易爆物料,其粉碎生产过程中还会伴随有燃 烧、爆炸的可能性。
2)纳米机械粉碎极限
在纳米粉碎中,随着粒子粒径的减小,被粉碎物料的结 晶均匀性增加,粒子强度增大,断裂能提高,粉碎所需的机 械应力也大大增加。因而粒度越细,粉碎的难度就越大。粉 碎到一定程度后,尽管继续施加机械应力,粉体物料的粒度 不再继续减小或减小的速率相当缓慢,这就是物料的粉碎极 限。
滚筒式球磨
行星球磨
2.2.1机械粉碎法
参考文献:
1)高能球磨制备ZnSe纳米晶粉体 车俊 姚熹 姜海青 汪敏强,西安交通大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 将相同摩尔比的Zn粉和Se粉放在球磨罐(WC)中,选用球石 直径为10mm,原料:球石=1:20,干磨,在氮气保护下, 球磨60min即可获得纯立方闪锌矿结构,避免了ZnO相的出 现。晶粒的尺寸用Scherrer公式计算为5nm,用TEM直接观 察的尺寸为10nm左右。
0.5μ m的纳米粒子。
振动球磨
2.2.1机械粉碎法
实 例: 1) 高能振动球磨法制备纳米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 采用粒径为30nm的SiC和100μm左右的Al粉颗粒为 初始原料,通过高能振动球磨的方法对体积分数﹪为5、 10、20、30的SiCp/Al复合粉末进行了球磨处理.
复合粉体球磨30h后,可以将铝粉细化至70~100nm。
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
2.2.1机械粉碎法
粉碎定义:固体物料粒子尺寸由大变小 过程的总称,它包括“破碎”和“粉 磨”。前者是由大料块变成小料块的过 程,后者是由小料块变成粉体的过程。 粉碎作用力的类型如右图所示几种。 基本粉碎方式:压碎、剪碎、冲击粉碎 和磨碎。 种类:湿法粉碎 干法粉碎
一般的粉碎作用力都是几种力的组合,如球磨机和振动 磨是磨碎与冲击粉碎的组合;雷蒙磨是压碎、剪碎、磨 碎的组合;气流磨是冲击、磨碎与剪碎的组合,等等。
通过气体传输粉料的一种研磨方法。与机械研磨 法不同的是,气流研磨不需要磨球及其它辅助研磨介 质。研磨腔内是粉末与气体的两相混合物。
根据粉料的化学性质,可采用不同的气源,如陶
瓷粉多采用空气,而金属粉末则需要用惰性气体或还 原性气体。由于不使用研磨球及研磨介质,所以气流 研磨粉的化学纯度一般比机械研磨法的要高。
黑色的纳米铋粉。
4)孔慧.高能球磨法制备高电位梯度的ZnO 压敏电阻.电子 元件与材料.2007,26(1):11-13 华东师范大学 ZnO 压敏电阻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低能球磨搅拌混合、高 温烧结的方法制备,烧结温度一般为1 100~1 350 ℃。
高能球磨是制备纳米级粉体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提高粉体 的活性,从而降低烧结温度。 在制备ZnO 压敏电阻方面,使用高能球磨的报道较少: Fah采用高能球磨法,将粉料细化至17 nm 左右,烧结温度降 至1 100 ℃,但温度仍然较高,其等静压成型使成本增加。
缺点:此种机械的弹簧易于疲劳而破坏,衬板消耗也较大, 所用的振幅较小,给矿不宜过粗,而且要求均匀加入,故 通常适用于将1~2毫米的物料磨至85~5微米(干磨)或5~ 0.1微米(湿磨)。
在粗磨矿时,振动磨的优点并不很显著,因而至 今在选矿上尚未采用它代替普通球磨,但在化学工业 上得到了发展。
2.2.1机械粉碎法
2.2.1机械粉碎法
5.胶体磨
原理:利用一对固体磨子和高速 旋转磨体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强 大剪切、摩擦、冲击等作用力来
粉碎或分散物料粒子的。
被处理的桨料通过两磨体之 间的微小间隙,被有效地粉碎、
分散、乳化、微粒化。在短时间
内,经处理的产品粒径可达 1 μ m 。
A为空心转轴,与C盘相连,向一个 方向旋转,B盘向另一方向旋转。分 散相、分散介质和稳定剂从空心轴A 处加入,从C盘与B盘的狭缝中飞出, 用两盘之间的切应力将固体粉碎.
2.2.1机械粉碎法
6.纳米气流粉碎气流磨
原理:利用高速气流(300—500m/s)或 热蒸气 (300 — 450 ℃ ) 的能量使粒子相 互产生冲击、碰撞、摩擦而被较快粉 碎。 在粉碎室中,粒子之间碰撞频率远高 于粒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 特点:产品的粒径下限可达到 0.1 μ m 以下。除了产品粒度微细以外,气流 粉碎的产品还具有粒度分布窄、粒子 表面光滑、形状规则、纯度高、活性 大、分散性好等优点。
4.搅拌磨
由一个静止的研磨筒和一个旋转 搅拌器构成。 根据其结构和研磨方式: 间歇式 循环式 连续式
在搅拌磨中,一般使用球形研磨 介质,其平均直径小于 6mm 。 用于纳米粉碎时,一般小于 3mm。
横臂均匀分布在不同高度上,并互成一定角度。球磨过程中,
磨球与粉料一起呈螺旋方式上升,到了上端后在中心搅拌棒
2.2.1机械粉碎法
2 ) 机械球磨法制取超细碳化钨粉的研究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性能更加优越的新材料,并对材料 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化钨基超 细硬质合金已显示出优越的机械性能。 以色列G . R. Goren - Muginstein 等人采用粉末粒度为0. 6μm 的碳化钨粉,经300 h 的球磨后获得纳米碳化钨粉,且 干磨粉末粒度更为均匀(5~10 nm) ,而湿磨粉末粒度分布 较宽(1~50 nm)
周围产生旋涡,然后沿轴线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只要转速
和装球量合适,在任何情况下磨筒底部都不会出现死角由于 磨球的动能是由转轴横臂的搅动提供的,研磨时不会存在象 滚筒球磨那样有临界转速的限制,因此,磨球的动能大大增 加。同时还可以采用提高搅动转速。减小磨球直径的办法来 提高磨球的总撞击几率而不减小研磨球的总动能,这样才符 合了提高机械球磨效率的两个基本准则。
2.2.1机械粉碎法
助磨剂的使用
打破以上平衡,可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入助磨剂: 粉碎 团聚
定义:在超细粉碎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粉碎效率或降
低能耗的化学物质称为助磨剂。 例如: A:在干法研磨水泥熟料时加入乙二醇作为助磨剂, 产率可提高25~50%;
B: 在湿法球磨锆英石时加入0.2%的三乙醇胺, 研磨时间减少3/4。
3)周勇敏. 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铋粉的研究.润滑与密 封,2006.10 南京工业大学 纳米铋粉由于特殊的性能在冶金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催 化剂、医药、半导体原料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有关制 备纳米铋粉的报道并不多见。 A 实验原料和设备 原料:无水乙醇、PVP、硬脂酸均为分析纯, 铋粒 制备装置:国产高能行星磨, 4个不锈钢金属罐中分别配有 <2 cm的金属球20枚, <1 cm的金属球100枚。 B:纳米铋粉的制备 在每个金属罐中加入无水乙醇100 ml、铋粒12.54 g、PVP 6.27 g, 调整转速为400 r /min, 时间设置为4 h, 球磨。结束后 将产物取出封存静置, 得到黑色胶体溶液, 粉体在其中分散 均匀而稳定, 溶液长久不见澄清。
2.2.1机械粉碎法
1.球磨(Milling)
球磨机是目前广泛 采用的纳米磨碎设 备。 它是利用介质 和物料之间的相互 研磨和冲击使物料 粒子粉碎,经几百 小时的球磨,可使 小于 l μ m 的粒子达 到20%。
1)研磨碗自转和公转 转速的传动比率任意可 调。
2 )最终颗粒大小 <<1μm。
3)可充入惰性气体进 行机械合金,机械复合, 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的 合成。 4)材质可选择玛瑙, 氮化硅,氧化铝,氧化 锆,不锈钢,普通钢, 碳化钨,包裹塑料的不 锈钢。
2.2.1机械粉碎法
搅拌磨
2.2.1机械粉碎法
实例: 1 搅拌磨制备超细SiO2粉的研究 2 用搅拌磨制备超细粉体的试验研究
使用介质搅拌磨并以φ0.8~1.4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
研磨介质对水镁石、电气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金云
母、绢云母)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选择适宜的助磨剂、 分散剂、研磨时间等试验条件,。
高能球磨5 h 即可制备纯度较高、晶粒尺寸较小的以ZnO 为 主的混合粉体,最佳烧结温度1 000℃比一般的固相法烧结 温度降低了100~300 ℃,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