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专题二:秦汉时期(无答案)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专题二:秦汉时期(无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专题二:秦汉时期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国C.秦朝D.西汉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称颂的是秦始皇A.统一中国B.推行县制C.修筑长城D.抵御匈奴3.秦朝时设置的御史大夫是管A.行政B.军事C.监察D.土地4.巨鹿之战的双方是A.秦军与刘邦B.刘邦与项羽C.秦军与陈胜吴广D.秦军与项羽5.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A.鸿门宴B.破釜沉舟C.霸王别姬D.四面楚歌6.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农民起义的是A.刘邦、韩信B.项伯、项羽C.刘邦、张良D.刘邦、项羽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统治者采取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是A.休养生息B.对外征战C.焚书坑儒D.增加徭役8.经过文帝和景帝近40余年的整治,西汉初年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

对该局面的出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借鉴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巨大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9.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大一统D.开元盛世10.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接受的是谁的建议A.董仲舒B.晁错C.主父偃D.张骞11.汉武帝政治上的大一统实施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西域都护的设置C.班超出使西域D.颁布“推恩令”1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建立皇帝制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下列有关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4.《后汉书》记载,(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这次起义是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15.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16.2019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周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的历史更加关注。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B.汉朝的丝绸、良种马、葡萄、石榴等经古丝绸之路传到西域C.班超经营西域并派甘英出使大秦,拓展了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17.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

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18.“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

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

”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19.麻沸散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创举。

它问世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东汉20.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在()A.西域都护建立时B.刘邦建立西汉时C.张骞出使西域后D.东汉明帝时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

……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

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三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

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

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

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选自《秦汉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新法”是指什么? 哪句话说明“新法”取得了成功?(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写出两点即可)(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得出怎样的启示。

2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田畴异亩,车治会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材料二秦始皇下令,把简化后的秦字作为通用的标准字体颁行天下,这种字体叫小篆。

他还允许使用民间流行的比小篆更容易书写的隶书。

他下令把原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铜钱作为通行全国的统一货币还下令把秦目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统一了长度、容积和重量的标准。

秦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贯通全国各地的驰道。

驰道路面宽阔,路基坚实,两旁植有树木。

秦朝还统一车轨,规定大车两轮间宽六尺,以便于交通运输。

材料三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南宋名臣文天祥题孟姜女庙楹联材料四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唐)杜牧《阿房宫赋》(1)材料一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存在“异”?(2)根据材料二,说说秦始皇的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3)材料三说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个民间传说?(4)材料四中“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二炬,可怜焦土”中包含了哪些历史事件?(5)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材料中透露出的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请根据四则材料评价秦始皇。

(可从功过两方面评价)23.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量吏禄,度宦用,以赋于民。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其令君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主要措施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通过这些政策而出现的清明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3)结合材料分析,以农为本的思想对今天农业发展有何启示?2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贵族和战争中的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

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2)材料一中的秦王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为了削弱材料二中诸侯王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什么措施?(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5.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最后一代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国王,西周灭亡。

材料二(1)材料一中,西周的最后一代王是谁?除此以外你还能举出另一个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吗?(2)结合材料二图片,为抵御北方匈奴民族的南下,秦始皇修建了哪一工程?它的东西起止点各是哪里?秦始皇还派谁北击匈奴?(3)西汉初期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汉武帝时期派了哪两个大将北击匈奴?(4)东汉时期,哪一位皇帝则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以缓和民族矛盾?(5)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26.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

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

下列是喜欢集邮的向红同学搜集到的三张邮票,请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邮票是1994年发行的“司马迁”,图中文字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成一家之言”指的是什么书?它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图二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图中人物是谁?他为人类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图三中的人物是华佗,他的贡献是什么?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医学家及其著作分别是什么?(4)上述人物及其成就给你什么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