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
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近年来,很多伤亡事故出现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锻炼中。
学生体育安全事故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越来越多,经常出现学生诉讼学校的现象。
本文界定的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的范围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锻炼、体质测试以及参加的各种与学校有关的体育活动,分析和总结了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的特征,以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到科学预防,尽量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本文对发生在我国学校的体育安全事故进行科学界定和归类总结,以便认识学生体育安全事故产生的规律,在实践中积极预防,合理规避与减少风险。
标签: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险管理;防范措施
1 研究目的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学生参与数量的增多,如何有效地防范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社会与学校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体育风险管理”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预测体育相关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心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防患于未然,科学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与计划是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
因此,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各级主管部门、学校制定更有效的体育活动计划;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成本;有利于增强对暴露出的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使損失最小化;有利于现有资源更好地利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与场所[3]。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数理统计法
2.3案例法
3 结果与分析
3.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及特征
3.1.1体育风险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体育风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①依据风险涉及到体育活动的不同领域,可分为:竞技体育风险、学校体育风险、体育锻炼风险、体育休闲娱乐风险和体育组织机构风险;②依据影响体育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体育自然风险、体育社会风险、体育经济风险、体育政治风险、体育法律风险、体育伦理风险和体育技术风险;③依据体育活动中可能造成的伤害或责任,可分为:体育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体育责任损失风险、体育财产风险、体育知识产权风险、体育环境风险和体育管理责任风险[4]。
3.1.2不同类型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的特征分析。
在学生体育安全事故中,根据其发生的场合、人员、发生频率及危险程度等特征,一般可以为以下类别。
3.1.2.1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的安全事故
3.1.2.2学生在课外锻炼时出现的安全事故
3.1.2.3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运动训练与比赛时出现的安全事故
3.1.2.4学生在体质测试时出现的安全事故
3.1.2.5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3.1.3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组织形式
从调查结果来,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最多的是体育竞赛占39%,其它依次是体育锻炼占32%、体育课占20%、课余体育训练占9%(见图六)。
相对而言,体育课与课余训练有教师管理和保护,出现伤害事故的机率也相对减少
3.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
3.2.1体育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学生对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危险缺乏预见,很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有些体育活动,竞争性、对抗性很强,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2.2体育设施、设备陈旧或摆放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
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陈旧维修不及时;管理责任模糊,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从而导致的伤害事故。
据调查,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71.7%,是造成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3.2.3体育教师方面
3.2.3.1课前准备不充分,场地安排不符合要求
3.2.3.2任意超出大纲要求,难度加大,要求过高
3.2.3.3体育课上体罚学生
3.2.3.4一些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到位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
3.2.3.5体育课管理不严,学生自由散漫进行活动
3.2.4学生方面
3.2.
4.1安全意识淡薄
3.2.
4.2学生或家长未尽告知义务
3.2.
4.3组织纪律观念较差
3.2.
4.4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識和自救措施
3.2.5第三人或意外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由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不能预见、不能抗拒的原因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例如,组织学生练习跳绳,教师在一旁看护,在跳绳时,天突然下雨,学生由于避雨不慎被绳绊倒,腹部着地,造成跌伤的意外伤害事故;或体育课中一只狗突然闯进人群,将学生咬伤,造成第三人的过错伤害事故等。
3.2.6医务监督不力。
学校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医务监督,往往只提口号,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落实。
如很多运动会的竞赛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身体不健康者不能参加比赛,而比赛前有无身体检查则不得而知。
3.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对策
3.3.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3.3.2分析风险和确定控制方法
3.3.3法律分析与政策陈述
3.3.4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
3.3.6执行与监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介入体育活动的规模、频度、领域等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未来的这种趋势更突出。
因此,体育中的各类风险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与国际的接轨。
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我国体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4.2建议
4.2.1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
建议有关立法部门,针对学校体育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可考虑以现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基础,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体系,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有法可依。
4.2.2营造阳光体育背景下和谐的学校体育工作舆论氛围。
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舆论宣传,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安全意识宣传,大力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强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正面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立春,常立飞.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J].体育学刊,2010,17(03):41-44.
[2] 窦家军,赵海龙.运动损伤调查[J]:广西轻工业,2007(06):140-141.
[3] 龚雪梅,关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09):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