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1.寒梅词唐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注释:⑴“和羹”本指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
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又引喻为宰辅之职,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当时,李九龄正与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等人同修《旧五代史》,仕途处于上升态势。
在这首诗外,李九龄的潜台词是,我要排除万难,努力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境。
译文:深秋初冬的凉霜,使得岭头的梅花率先绽开啦。
紧接着,那满岭千树万树的梅花啊,好像不知隆冬严寒的到来而竞相怒放。
这些梅花啊,肯定知道自己生成的价值,因为坚信那些佳肴珍餐只有在她们参与下,美滋美味才能得以流传。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梅花才能亭亭傲立,任他风霜冰雪苦苦“相欺”。
2.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注释:⑴晴:与“情”谐音。
译文: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3.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1)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2)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1)远:远自。
(2)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3)江:长江。
(4)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5)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7)仍:依然。
怜:怜爱。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5.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1)劲:强劲。
(2)鹰:指猎鹰。
眼疾:目光敏锐。
(3)射雕处:借射雕处表达对将军的赞美。
译文: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6.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1)闻说:听说。
(2)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1)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3)“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4)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5)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8.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1)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2)胜事:美好的事。
(3)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9.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2)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3)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2)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3)比邻:并邻,近邻。
(4)无为:无须、不必。
(5)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6)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11.短歌行(节选)东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注释:(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2)当,是对着的意思。
(3)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5)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12.关雎(节选)先秦《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象声词。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
(2)洲:水中的陆地。
(3)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4)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5)思服:思念。
服,想。
(6)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7)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8)芼(mào):择取,挑选。
(9)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13.西江月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⑴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⑵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⑶鸣蝉:蝉叫声。
⑷旧时:往日。
⑸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⑹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⑺见:同“现”,显现,出现。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14.四块玉·闲适元关汉卿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注释:(1)莎(suō)茵:指草坪。
(2)投:本作“酘”(dòu),指再酿之酒。
醅(pēi)泼:醅指未滤过的酒;泼即“酦”(pō),指酿酒,新醅泼是说新酒也酿出来了。
译文:想走就轻轻松松地走,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
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酒喝醉了就唱几曲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
日月漫长,天地宽广,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老酒已经再次酿过,新酒也酿造出来了,大家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饮酒唱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15.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1)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2)应犹:一作“依然”。
(3)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4)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16.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