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流程

在制品范围:我司内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 外协户处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发货途中的成 品、办事处的成品、客户仓库的成品、客户生产线 上的成品; 首先由品质课制订返工或处理方案,方案要经过主 管经理、总经理批准,返工后的产品要尽量得到客 户的使用认可。 由物控课监督,责任事业部车间按照返工作业文件 进行实施返工作业。
二、原因分析:带着两个问题去思考!
1、为什么产生?(要去追究其发 生的过程,要搞清楚过程中的控制问 题)。
2、为什么流出?(要反思、分析 成品检验把关不力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的方法
从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进行分析
存在的问题。一般机器的因素还要考虑到设 备、模具、工装;方法因素要考虑到作业指 导书、QC工程保证表、检验规格书、制度和 检查考核;测是指测量的手段,机检验的工 量器具也可以指检查和考核的依据或机制问 题。
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流程培训
质量问题发生先别慌,应按照以下流程科 学、规范的处理:
一、现场、现物原则: 质量问题发生后,我们要现场、现物进 行实地分析,切忌凭空瞎猜想,瞎指挥。
1、现场:首先要对不良品进行标识隔离,以防止混同。标识应写 明什么原因、不良状态(不合格品、待判产品、待返工产品、报废品 等)、日期、检查人。 2、现物:分析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良,不良的部分,性质是否严重, 是否可以返工的可能性,初步返工方案如何,不良率是多少(统计处数 据)。
四、纠正措施制订的方法
要针对原因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条提出措施,切忌原因措
施乱提,措施要有完成时间和担当人。 措施要懂得举一反三,这个产品上存在,是 否另外的产品上也有? 措施要尽可能从修订、编写文件制度的高度 来达到长效管理。 措施要尽量从根治和长期规范的角度去考虑, 少提临时或不可行之策。
五、在制品处理方法:

六、措施的验证:
措施是否有效,由品质课在品质异常会议和
质量事故会议处理后一周之内进行验证检查。
对验证不合格的措施,由品质课长牵头重新
进行制订措施,直至质量问题解决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