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审美活动论复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2、审美理想也不是纯粹的个性特扯,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3、黑格尔:“审美带宥令人解放的性质”。
4、审美活动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满境界为其突出的特点。
5、审美活动既具有功利性,乂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乂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
6、主体在审美活动屮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耍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7、刘勰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指的是审美活动的澄明之境8、帘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指色彩、线条、形状和音响等感性属性。
9、庄了的“坐忘”、杜夫海纳的主体“非现实化”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主体的超越性。
10、苏珊*朗格把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旨的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
11、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和开放性。
12、审美发生理论的代表性学说: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
13、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席勒。
14、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
15、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弗雷泽。
主要作品是弗雷泽的《金枝》。
16、劳动说的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主耍观点是“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
17、博克的《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对情欲的解读:一类是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另一类是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
18、弗雷泽的《金枝》对原始巫术的分类:一种是以“相似律”为基础的“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另一种是以“接触律”或“感染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
19、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点主要根源于人所独宥的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突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
20、希尔恩认为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的最基本的人类生活冲动大致冇六种: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劳动、战争、巫术。
21、卢卡契指出巫术对模仿艺术发展的影响:首先,巫术本身就是一种逼真的模仿;其次,巫术活动是实际生活过程的暂时中断。
22、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23、审美需要与审美意识具冇十分密切的关系。
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仙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耍的心理表现。
24、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木条件和显著标志是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
25、原始人的装饰活动:一是装饰化的器物造型;一是器物装饰。
26、史前彩陶纹饰,是原始人类精神活动和生命意识的一种形象表达形式,也是原始社会中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形式。
27、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是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
28、原始人的自我装饰町以分为: 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29、刻痕文身是原始社会屮普遍存在的一种人体装饰。
30、固定装饰现象的解读:一种是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来说明这类装饰的起源; 一种观点指出这主耍是基于审美的需耍。
31、原始艺术的主耍样式:雕刻、绘1叫、音乐与舞蹈。
二、名词解释:1、审美需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Ci己、肯定U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仙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耍求,审美需耍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屮,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2、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屮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能力和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审美趣味屮实际上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4、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契合所产生出來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
惊异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5、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屮,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6、游戏说:代表人物包括柏拉图、康德、席勒。
席勒认为,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审美活动。
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
游戏说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问内在的必然关系。
指出审美发生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游戏说忽视了对动物游戏A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7、生物本能说: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弗洛依徳。
达尔文指出“愉快的感觉” 是出自本能的。
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
生物木能说指出审美的生物性基础。
但是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8、巫术说: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弗雷泽。
泰勒的《原始艺术》和弗雷泽的《金枝》对原始巫术活动的系统研究为理解原始审美现象提供了十分冇益的扁示。
巫术说指出审美与艺术的不同:一方面艺术与审美并不能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巫术活动里然是促进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不是唯一的因素。
9、劳动说:代表人物是毕歇尔和普列汉诺夫。
毕歇尔指出劳动、咅乐和诗歌的“三位一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劳动。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从人的心理本性上说,屯美的要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这种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
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屮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10、审美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
它主耍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等。
三、简答题:1、审美需要的特点:首先,审美需要是人所独冇的~种具冇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其次,从人的物质需耍和精神需耍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慽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审美需要作为人所独有的一种木质力量,不仅能唤起人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而且赋予人宥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蕴。
2、审美理想的作用:首先,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审美理想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观念,木身就表现为~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
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耍组成部分。
再次,审美理想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3、如何判断审美趣味的高低?(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的观点是错误的?)首先,我们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杏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健康良好的趣味总是与对象的屈性较为一致;相反,坏的趣味则为主观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考虑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
其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如來审美理想是从宏观方面规范审美活动的范围和趋向,那么审美趣味则是从微观层而具体地规定主体对于对象的选择和评价。
好的审美趣味必然不会完伞局限于对象的具体特征,而是积极地把对象与主体的审美理想联系起来,由此做出的选择和评价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性的。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审美活动的G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G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H的本身。
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瞞绝的世界。
首先,审美活动从根木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W史水准以及在生产屮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个体内容屮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再次,各种审美形态,实质上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5、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审美的需要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一种最具木质性的存在方式。
只有在审美屮,人所独有的木质力量才能最充分地显露出來;只冇在审美中,人冰作为与动物根本不同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而自由地实现着a己;也只宥在审美中,人才能把现实与理想、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社会完全统一起来,从血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其次,人在审美屮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屮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对自山的渴帶,是自文明诞生以来就植根于人类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本质力量。
再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6、为什么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两。
如來把美从审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把它实体化,就会导致美木身的消失。
美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冰现实地生成、真实地显现出来。
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和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
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屮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正是对象的性质与主体本质力量之间的互相适应与互相统一的互动关系,即对象化的审美活动造就了现实的审美活动主体与审美客体,规定了主客体关系的审美特性。
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木要到,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7、审美惊异的特点:(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所谓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H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
在这里,惊异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木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从主体方而来说,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惊异作为审美主体一种特殊的心境与态度,它一方面“摒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也摒弃了我们对待这些事物的实际态度”,把主体从tl常的生活世界屮引领出來,使之进入审美的状态,另一方面,它也把客体对象从世俗的功利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之作为审美对象向人呈现出来。
8、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什么是审美体验,并概括其特点: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屮,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如周敦颐在欣赏莲花吋所体会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