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阴阳解析
天麻钩藤饮——阴阳解析
头痛肝阳头痛证候: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水煎,分2-3次服。

解析:
阳性药:杜仲
平性药:天麻、川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阴性药:钩藤、决明子、栀子、黄芩、益母草
君药:天麻、钩藤
杜仲:甘,温。

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天麻:甘,平。

归肝经。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

川牛膝: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桑寄生: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夜交藤:甘,平。

归心、肝经。

安神养血、祛风通络。

茯神:甘、淡,平。

归心、脾经。

宁心、安神、利水。

钩藤:甘,微寒。

归肝、心包经。

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决明子:甘、苦,微寒。

归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益母草:辛、苦、微寒。

归心、肝、膀胱经。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阴性药物多,阳性药物少,以阴性药物为主,针对热证;君药以平肝息风为主,针对实证。

方剂中,天麻、钩藤、决明子,平肝息风;栀子、黄芩,清泄肝热;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化瘀;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诸药合用以平肝息风为主,清泄肝热为辅,兼顾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养心安神。

适用于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