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11.蟋蟀的住宅》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部编版《11.蟋蟀的住宅》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说课稿一、说教材《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

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第二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选编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为了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本篇课文也不例外。

同时,它也为第五单元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方面埋下伏笔。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本节课应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难点是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五、教学流程如何转换学生角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想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蟋蟀,介绍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经过。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上课前,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学生会非常自豪,能踊跃地说。

再加上课前对蟋蟀的已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蟋蟀的歌声动听,对蟋蟀的可爱、有趣早已铭记在心。

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旧知迁移,为学生转换角色,改变学习方式作准备,也为学生发展口语作准备。

这样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请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

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每个学生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并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可能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

学生在自读自悟几分钟后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共同推测一下其他组同学会提的问题,一起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这样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就真正达到人人动口读书,用心体验,实现人人自主学习,而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一言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

达到设计理念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学生把自己转换成蟋蟀这个角色,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就有可能根据自己在读中的感悟,用朗读勾画批注法,边朗读边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也有可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示意图介绍。

在听完介绍后,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

这样促使学生自读自悟时更认真,在本小组交流讨论时更合作、更投入。

在学生自主解疑仍有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

实现设计理念中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由于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叙述,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浑厚的兴趣,在汇报蟋蟀住宅经过时,学生除了边朗读边谈体会,还很可能会自然而然转换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动作介绍修建住宅的经过。

在转换角色的同时,学生一方面对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读懂了课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产生认同,自然就体验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就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交流,已经激发了学生对蟋蟀的喜爱和赞扬之情,就进入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一环节。

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把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鼓励学生用我笔写我心,畅所欲言。

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这样让学生有准备地说一段话,实现读、写、说结合。

(五)小结作业,收束课堂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作业环节,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一方面总结收获,另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

因此我的板书简单明了,课文的内容也的到了精彩的展示。

《11.蟋蟀的住宅》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伏在桌子上,什么也不想,只需要把耳朵叫醒,静静地听。

(我打开课件,点击首页,乐曲《田园的夜晚》慢慢切入,蟋蟀声和蛙鸣声渐渐清晰起来,教室里愈发静谧,孩子们不由自主地从桌上抬起头来,脸上露出惊奇而欣喜的表情,仿佛难以置信,又仿佛想努力寻找声音的来源。

)师: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蟋蟀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蟋蟀和青蛙合奏的声音。

师:是啊,当我们安静下来,当我们把耳朵叫醒,我们就能够听到很多我们平常在喧闹的时候,听不见的美妙的声音。

今天,让我们跟着法布尔一起去拜访一个可爱的小家伙。

请大家翻开书28页,自由地、大声地、旁若无人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读完之后,就安静下来,继续默读课文。

当你们全部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住宅印象投影:默读课文,用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或者句子评价蟋蟀的住宅。

生:我觉得蟋蟀的住宅很干净。

师:嗯,如果我们不讲卫生,那就连一只小蟋蟀都比不上啰。

生:我觉得蟋蟀的住宅很小。

生:不,我觉得很大。

师:到底是大还是小呢?请找到具体的文字来说明。

生: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师:十寸等于一尺,三尺等于一米,赶紧算一算,九寸大约是多少厘米?生:大约是27厘米。

师:伸出你的手指,看看,蟋蟀的住宅大约是这么宽;然后比划一下27厘米的长度,这个空间就是蟋蟀的住宅。

那么,这住宅,到底是大还是小呢?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小的,但是对于蟋蟀来说,已经足够大了了。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东西是大是小,总是相对来说的。

生:蟋蟀的住宅墙壁很光滑,这是它一点一点修整的结果。

师:而且,我们还可以设想,这墙壁可能和我们教室一样,还贴有闪闪发光的瓷片呢。

那些闪闪发光的可能是什么呢?生:可能是白色的小石子吧。

生:可能是玻璃片。

师:沙子里有一种闪闪发光的东西,叫云母,大家如果像法布尔一样,蹲下来或者趴下来,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生:蟋蟀的住宅很干燥。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说明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找出来。

生:请大家看到第六自然段。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师:请你带领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三、蟋蟀其“人”师:孩子们,当我们用“住宅”而不是“窝”来表述蟋蟀的家的时候,实际上,法布尔以及我们,都已经把蟋蟀当成了一个人来看了。

当然,蟋蟀不是真正的人,所以我在“人”字上面,加了引号,这是拟人的意思。

那么,你觉得,蟋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我觉得,蟋蟀是一个勤劳的人,他很用心地建造自己的房子。

生:我觉得,蟋蟀是一个爱唱歌的人,他喜欢在自己的平台上弹琴。

生:我觉得,蟋蟀是一个会做房子的人,就像建筑师一样。

生:我觉得,蟋蟀是一个完美的人。

师:你听,这样说是不是更能够表达你的意思——蟋蟀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生:是的。

师:是啊,蟋蟀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的意思是“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请大家在书上写下来,蟋蟀可绝不这样,他是一个很追求生活质量的人。

而在我看来,蟋蟀是一个风水师,也就是会寻找风水宝地的人。

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这一点?生:请大家看到课文第二自然段。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师:慎重选择,而不是随随便便选择。

我们把这个句子概括成两个四字短语。

生:排水优良,温和阳光。

师:第二个短语如果调整一下,会更合适。

生:排水优良,阳光温和。

师:实际上,蟋蟀选择住址,还有一个标准,很重要的标准哦。

生:我知道,是住址很隐蔽。

请大家看到第五自然段。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师:蟋蟀是很聪明的,深谋远虑,就像兔子一样。

兔子不吃窝边草——生:蟋蟀不吃门前草。

师:对于我们155班好打架的男同学来说,也许,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孩子不打身边人”吧。

把这三句话一起说一说。

生:兔子不吃窝边草,蟋蟀不吃门前草,孩子不打身边人。

投影:风水师:排水优良阳光温和地址隐蔽师:正像之前方孜淳说的那样,蟋蟀是一个建筑师。

蟋蟀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他是建筑师呢?生:“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我觉得,蟋蟀很喜欢装修。

生:“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