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是调整经济关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一、会计法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税法》《经济法》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最高律法机关。
2、《制订时间》:1985年1月21日通过,1993年1月29日第一次修订。
现行的会计《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地位《会计法》是会计法律规范,是制度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准则。
3、《注册会计师法》1986年7月是国务院颁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以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会计制度》{二、会计行政法规——《总会计师条例》《财务会计报告条例》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订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注意:国务院——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判断题2: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度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判断题1:国务院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八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 资产负债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计 利润表表 现金流量表一、法律 二、行政法规——XXX 条例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XXX 办法”“XXX 准则”“XXX 制度”“XXX 规范”“XXX 规定”1、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2、单选题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C )A 、《总会计师条例》B 、《企业会计准则》C、《会计法》D、以财政部长另发部的会计规章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4、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B)A、会计法规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规范性软件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软件。
2、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例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
3、会计规范性软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及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颁发的制度办法。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法律效力最高)、会计行政法规(法律效力次之)和会计规章法律效力第三。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A、B、C)A、企业会计准则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D、会计法单选题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B)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C、《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1、基本准则(1项)属于会计规章具体准则(38项)和应用指南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应用指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3方面:①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②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③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会计法》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分级管理。
(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1、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对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订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判断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准(×)二、会计的市场管理会计市场管理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等。
1、会计市场准入管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行管理。
市场准入包括: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等。
(1)对于不具备设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代理计算机构办理会计业务。
(2)除传动计师事务所以外,代理计算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取得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宣传证书。
2、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过程的监督)3、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1)代理计算机构和人员应持续符合相关资格条件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不符合相应条件,原审批机关可以撤回行政许可。
(2)发生违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财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执业资格,强制止退出会计市场。
判断题:所有从事代理记账的机构都应当经过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单选题:发生违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为的,财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D)A、直接吊销职业资格B、直接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C、可以吊销其职业资格D、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职业资格,强制其退出职业资格(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方式包括:1、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
2、会计行为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一新的会计人才评价方式。
3、对会计人员的表彰奖励也属于会计专业人才评价的范畴。
4、会计法规定,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律制度、忠于执守、坚持原则、成绩显著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四)会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题:财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行业自律管理是指:行业性社会团体为促进自律行业的发展,根据会员意愿,自行制定规则,据此对行业内成员进行的管理活动。
会计工作的行业自律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必要补充。
我国会计行业的自律性社会团体主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学会。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月。
2、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3、理事会下设13个专门委员会。
(二)中国会计学会1、创建于1980年。
2、财政部管辖的社会组织。
3、特点:学术性、专业性、非盈利性。
多选题:1、中国会计学会是(A、C、D)性质的社会组织A、学术性B、盈利性C、专业性D、非盈利性三、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管理(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定代表单位行使执行的主要负责人。
“会计法”要求:(1)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性质责。
(2)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的报告。
(3)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受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4)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位负责人的有(C、D)A、某公司董事长B、某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C、某公司总经理D、某公司辖管财物的副经理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人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事资格。
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第三节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订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的反应。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过程主要包括: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经济事项为依据。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行事地。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核算,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其具体要求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取得合法、合靠的凭证,并据此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来会计报告,形成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资料。
2、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1、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专业资料,它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成果,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主要是指会计资料所反应的内容和结果,因应从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结果相一致。
(2)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主要是指构成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都必须齐全,以使会计资料如实、全面的记录和反应,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全面,准确的了解经济活动情况。
2、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1)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全体,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及以假充真。
(2)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及篡改事实。
(3)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真实数据,使财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的反应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及以假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