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备课人:王建辉
知识回顾:
1.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定都 。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 、 ”,就是把 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 举办全国最高学府 。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重点与难点知识:
重点知识: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3.东西二京
难点知识: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一.治理黄河与农业的进步
(请同学仔细阅读教材P72——P73页前三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2.东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主持修河的水利专家是谁?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已经使用什么机器生产丝织品?
2.根据《东汉冶铁水排模型》,回答框中的问题:
探究与交流一(动脑筋):
阅读左边这段文字,说一说,田蚡为什么不让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
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

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的田地免除水患。

武帝有迷信思想,所以才会听田蚡的话。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页最后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汉武帝中央集权的经济是什么?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这项措施在当时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东汉冶铁水排模型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东西二京是指:和。

由学生介绍“长安”和“洛阳”繁盛:
探究与交流二(动脑筋):
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

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一、选择题
1.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的西汉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汉景帝
2.水排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一种新式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灌溉工具 B.水上运输工具 C.纺织工具 D.鼓风冶铁工具
3.东汉明帝时派谁主持修黄河()
A.李冰 B王景 C杜诗 D董仲舒
4.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瓦当、提花机等文物。

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生活的最是年代是()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5.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的《两京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两京”分别是指()
A.咸阳和长安 B.长安和镐京 C.咸阳和洛阳 D.长安和洛阳
6.我国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战国
D. 春秋
7.汉朝城里专门的商业区叫()
A. 铺
B. 坊
C. 市
D. 市场
二、填空题
1、秦朝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

2、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3、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汉的都城在洛阳。

习题处理:
发明水排的是(B )
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杜诗课外拓展:
有犁壁、耧车、水排等
这说明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经很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