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新闻现象类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2020年高考新闻现象类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内涵分析法
深刻地揭示事例的内涵,让读者 明了你的事例和结果的关联。
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 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 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 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 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 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 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 你的看法和理由。
是非对错,立场坚定。不要含糊其辞, 摇摆不定;也不要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4,深入分析 发生原因,产生影响。
【写时评文注意事项】
一、关注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认真观察社会问题,学会运用辩证 的观点分析问题。尤其对表现社会负面内 容的材料要能明辨是非对错,学会一分为 二地看问题。
分清主次;多次出现的词句 结果反推原因 第三步:明立场。 立场:个人观点,通常是批判、赞扬 句式:我认为,应该,我们要,不 要…
2016年1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画面中,上海地铁车厢内,几名乘客与一位 衣着时髦的女子理论,指责其吃泡椒凤爪并 将骨头扔在车厢地上的行为。女子不服, “舌战”乘客,并拿出手机与爆料者对拍。 视频迅速传开,网友议论纷纷。据网友爆料, 该女子竟然是一名小提琴老师。还有网友爆 料,她曾参加过浙江卫视的相亲节目,并在 节目中牵手成功。先是这名女子的各种信息 被网友人肉爆料;后有消息称,她迫于压力 丢了工作,而她所在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影 响。
2019年高考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并列式
论证结构
对照式
层进式
论证方法
例证法 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 引证法 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 点 喻证法 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类比法 用另一同类事物或事例比较说明 论点 对比法 用反向事例或事理比较说明论点
2018全国II卷“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 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 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 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 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 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2018全国III卷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哪个更深刻)
1、高学历更要有高素质 遵守规则
(女子角度) 2、全社会形成合力,让不守规则,低素 质的人寸步难行 (民航、法航角度)
1、分清对象 2、看清关键词、句 3、揣摩命题者意图
时评类材料作文
问题立意
1、从“我”做起,杜绝不文明行为。 2、要敢于认错,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3、小事决定成败、细节的重要性。 4、要宽容他人过失。
现象评析型作文 审题立意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武汉某名牌大学女博士出国参加重要会
议,却因事导致误机,便大闹天河国际机场 ,掌掴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被机场警方依法 行政拘留10天。对此法航将其列入黑名单, 全球范围拒绝承运。机场也向中国民航局申 请将其列入中国民航黑名单乘客。
立意角度
1、人肉爆料网友:人肉爆料看似对不文明行为的 鞭笞,实则是非法、非理性、不道德的网络暴力 行为。 2、网络舆论:网络具有舆论监督作用,但同时也 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时代”亟待对网 络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监管。 3、凤爪女:我们需具备现代公民素养(文明素 养),恪守社会公德、公约,否则很难立足于现 代社会。
(即社会生活事件类材料作文)
写作构思训练
【时评类议论文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时评类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
就事论事 就事选例 就事说理
缘事发挥 谈古论今 并列对照
引—析—联—结
时评的特点与写作总体要求
1、针对社会上的时事而发表评论的 文章,属于材料作文的一种。 2、写作上要求: ①就事论事:就材料提供的事件、现 象或问题展开分析说理。 (不脱离材料内容) ②因事说理: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 因,揭示事件的本质与意义。 (写出深刻性)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 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2018全国I 卷“世纪宝宝中国梦”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 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
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2017全国Ⅰ卷作文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 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 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 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 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 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 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 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2018分省命题高考作文
北京: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 上海:被需要 天津:器 江苏: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浙江:浙江精神
历史上: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今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三、对新近出现的社会热点保持敏感, 与时代同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四、写作时要注意选好角度,求准求新; 表述时要紧扣观点,或精要概括或抓住细 节,灵活应变,有效运用。
哪些材料作文可写时评?哪些材料 不可写时评,只能写一般议论文?
时评类作文,作文引导
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 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或 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 这样的提示话语。
2017全国Ⅲ卷作文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 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 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 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 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 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 的高考考场上。
材料作文 可写时评,也可写一般议论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 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材料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来源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 形式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分类
任务驱动型作文根据所给材料的不同, 分为以下三类:
材料类型
审题指导
从材料 内容的 繁简看
单一材料 多则材料
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 内涵的提取
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 存异求同
含蓄类材料
(如寓言类材料)
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
从材料 主旨的
直观性材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新闻类材料) 抽象成观点
表达看
话题性材料
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 方向
【什么是时评类作文】
一、时评类作文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 为阅读材料;
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机缘、 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 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 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 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二、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 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 并展开分析。这就决定了时评类作文的 两大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 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时评类作文怎么写】
1,关注时事 时事是源,作文是水。
2,就事论事 重点剖析,事件本身。不需要古今中
外,旁征博引,即便举例子也要和事件本身 密切相关。 3,旗帜鲜明
•争议型 •现象评析型 •选优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争议型 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5月1曰,《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 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自此,视力残障者可 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大部分人对导盲犬乘 车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表示担忧,比如车厢 内有小孩,见狗就哭怎么办?车厢环境密闭 ,导致过敏人群感染怎么办?
2017全国Ⅱ卷作文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 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 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 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 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
上利推。陈可出是新批,量创研生新发产出不精一久神种,、新大合式量作花假共茶冒并伪获劣得产专品 就充斥市场。享小精羽意神识、到规,则与意其识眼看着刚兴
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 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 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 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 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 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 致富带头人。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 概括材料主要对象:“凤爪姐”、 “人肉爆料网友”和网络舆论。 概括材料内容:①女子在地铁车厢 吃凤爪扔骨头,引发乘客与之理论并相 互对拍;②该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众网友对其人肉爆料;③女子迫于网络 舆论压力丢了工作,所在公司业务受影 响。 ——由结果反推根源,可得出如下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