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6
国家预算的内涵
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是按一定标准将财 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计划 帐目表。◇ 从实际经济内容看: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 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 从编制程序看:国家预算须经国家权力机 关的审批才能生效,是重要的立法文件。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7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1、以国家预算的形式差别为依据:单式预算与复式 预算
2、以国家预算的内容差别为依据:增量预算与零基 预算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8
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 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单式预算的优点:把国家全部的收支列入一个表, 结构简单、编制方便;符合预算完整性原则,便 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公众了解。 单式预算的缺点:没有把全部收支按经济性质分 类汇编,不能反映各项预算收支的性质、赤字形 成的原因;不利于经济分析和有选择地进行宏观 控制。
所谓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具体制度和方法,它 由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编制的,反映各个政府部门所有的 收入和支出的政府预算。
部门预算收入完整反映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 金和其他各项收入,支出预算细化到部门和落实到具体支 出项目。总之,部门预算是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 计划。
2000年我国开始进行部门预算的改革试点,同时建立国库
二、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发展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20
预算外资金的正负效应
预算外资金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调动各地方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便于地方因地制 宜发展。
2、预算外资金是改善事业发展条件、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预算外资金的消极作用
1、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用不尽合理; 2、“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影响预算内资金的稳定
单一帐户及政府采购制度,这一系列改革导致了我国政府
预算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4
国家预算的作用
财力保障的作用 调节控制作用:调节社会总供求及国民经 济结构; 反映监督作用: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 行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发展趋 势。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复式预算的缺点:打破了预算完整性原则,编制复杂,两 种预算的分界线有时难以确定。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0
经常性预算
收
支
税收
非生产性基建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事业发展和社保
其他收入(包括企业) 政权建设
非生产性亏补
价格补贴
结余 695.-
资本预算
收
支
经常转入
生产基建
专项建设收入 挖革改和新产品试制
执行: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中 心环节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8
第四节 国家决算
国家决算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 查和批准国家各级预算执行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国家决算是整个国家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反映了预算年度收支的最终结果。 国家决算的编制是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 逐级进行编审汇总。
和增长,对社会亦产生负面影响; 3、预算外资金的迅速增长已成本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的重
要因素; 4、预算外资金被视为地方的既得利益,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根源。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21
三、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国务院曾于1986年、 1996年先后颁文进行规范,主要内容有:
生产亏损(红字) 地质勘探费 支援不发达地区(经济
-638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1
•零基预算与基数预算的比较:
基数预算具有预算的连续性,这样编制的结 果往往使预算项目和金额年复一年的扩大和 膨胀;
零基预算则根据新一年经济、社会等方面发 展的实际需要确定新一年预算的具体项目及 金额,这样可避免财政预算支出的膨胀;但 这种预算过多强调和重视当年的预算,对长 期性的项目会考虑不够。
15
四、国家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6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组成、编制和执行 我国的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
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省—市—县—乡(镇) 自治区—州—乡(镇) 直辖市—县—乡(镇)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7
编制程序和审查批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审查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批准中央预 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 会审查和批准。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9
复式预算是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复式预算
经常预算——行政性的经常收支 资本预算——政府的投资和国家信用
复式预算的优点:一是可以根据收支的不同性质,分别进 行分析与管理,有利于国家职能的分离;二是便于政府有针 对性地进行宏观控制。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2
效绩预算
效绩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 决定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 算形式,也称为业绩预算。 效绩预算先按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再考虑 不同的职能由不同的部门实施;进而按部 门及其各项计划进行衡量和评估其业绩。
《财预算的概念、分类与组成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 平衡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 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预算”一词,英语为Budget,该词的最初涵义是国家 收付钱款的“钱袋”,或“公共钱包”。在英国,该词原 先是国家描述财政大臣携带到议会、用来向议会陈述政府 的钱款需求及其来源的皮包,以后则演变为该皮包所装的 文件,即政府提交立法机构审批的财政计划。
《财政与税收》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9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特点
定义:指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 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性质: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资金。 范围: 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特点:财政性、专用性、分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