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和可能性


在掌握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投资量以及存 量的增加量的基础上,如果掌握了消费的 总量和结构,就能够粗略地估计出国内对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需求量,进而就可 以大概地确定产业结构。 ——卡莱茨基
四、从经济结构的关联性上看
• 消费行为的变化会通过消费结构对 产业结构产生诱导作用。
⑴通过商品的收入价格来影响产业结构。 ⑵通过消费者收入份额的变动来影响产业 结构。 ⑶消费品比价的变化。在生产和需求的变 动中,产品的比价也会发生变化,消费者 会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和收入预算限制来 调整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
①消费作为“终点”,对上一次循环的状态和效果起着 检验作用 ②消费作为“先导”又为下一次循环提出目标、动力和 要求。
二、从GNP比例结构看
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占有最重分量
GNP的最终使用或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 口。消费占GNP的比例为消费率。同一个国家在不 同的时期,消费率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家由于 制度和消费习惯的不同,消费率也会有很大的区 别。
五、从经济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
居民消费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㈠小康水平一方面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
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 同时也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 质量的普遍提高。 ㈡提高消费质量既是小康水平的基本特征, 又是在中国现有的国情国力条件下迈向小康 的现实途径。
五、从经济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
由此可见,尽管消费在各国GNP中所占比例不同, 但共同的一点是,消费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三、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
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1936年,凯恩斯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全面 论述了有效需求原理。其把不能实现充分 就业的原因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
三、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
三、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
• 近年来,我国借鉴有效需求管理宏观经济,采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扩大内需,启动居民消费,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 机的不良影响,确保了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再次证明了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四、从经济结构的关联性上看
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决定作用
二、从GNP比例结构看
•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1978-2000年我 国消费率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1978-1981年,消费从占GNP由62.1%上升到67.5%,上升了5.4个 百分点。 • 二是1981-1994年,消费GNP由67.5%下降到57.8%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 三是1994年至今,消费率有回升,大体上在60%左右,且保持相对稳 定
㈢随着中国经济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消 费结构也呈现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特征。
1、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比重迅速提高 2、消费结构的层次逐步提高 3、消费结构由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提高型 4、消费结构进一步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化 5、精神文化消费将逐步引起重视
结束语
谢谢大家 的观看
浅谈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会计104 余梦雅


• 虽然从微观现象上看,居民消费表现为分散的个体行为,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似不明显,但是只要从宏观的视野 来审视,把居民消费当作一个整体并将其置于宏观经济的 大背景下来考察,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得以突显。各国 政府之所以对居民消费十分重视,不断采取措施干预居民 消费,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要由于居 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深刻效应。同时,如何认识居民消费 的宏观经济效应,还关系到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途径和机 制的选择,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
一、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看
居民消费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具有 关键性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 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 生产就没有目的。” ——马克思

一、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看

社会再生产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静止地从 一个生产过程来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但是,动态地从生产的连 续性来看,消费又是下次循环的先导。
• 从现实的经验看,由于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因此,消费 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大,贡献率也比较大,而且更具有持 久性。 • 另一方面,一旦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那 么,其他方面需求增长就很难弥补这一缺口,整个经济增 长速度也将下降 因此,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保持消费的稳定 增长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