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金融学》课后习题及详解第5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1.如何认识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以及利率之间的关系?答:(1)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正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偿还时,需要在本金之外附加一定数额的利息,这样利息也就成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具体体现。
(3)由于本金数量会对利息总额产生重要影响,这使得我们无法通过比较利息额来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高低,在对不同信用活动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剔除本金数量多少对其产生的影响。
由此,我们引入了另一个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利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它是指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
由于利息率能够剔除本金数额多少对利息总额的影响,亦即给出了单位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相对于利息而言,利率是一个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更好的指标,它使得各项信用活动中货币时间价值的高低变得可以相互比较。
2.如何认识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什么是收益的资本化?答:(1)利息的来源和本质西方经济学家对利息实质问题的分析散见于各个不同的利率理论之中,概括起来可以区分为非货币性因素和货币性因素两个不同的分析视角。
①从非货币因素对利息实质的考察。
古典学派以利息产生于借贷资本为基础,从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实际因素来考察利息的来源。
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
资本生产的费时性决定了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差额,利息在实质上即来源于这种差额。
②从货币因素对利息实质的考察。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货币性因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息论颇具代表性。
凯恩斯把利息定义为是对人们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
他认为人们得到货币收入后要作两种选择:一是对时间偏好的选择,即在既定收入下对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分配;二是对灵活偏好的选择,指在既定收入下对持有货币与债券的选择。
(2)收益的资本化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即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资金,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会起作用。
3.简述利息的实质,并说明现代经济学关于利息的基本观点与金融资产定价的关系。
答: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对利息补偿的构成以及对利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其基本观点就是将利息看作投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取的补偿或报酬,这种补偿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对放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至少可以投资国债这一几乎没有风险的资产,如果投资于其他有风险的资产,首先意味着必须放弃持有国债带来的利息收入,即无风险收益,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损失(即放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该补偿即为用国债利率表示的无风险利率。
而且由于持有该风险资产相对于持有国债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还需要根据该风险资产的风险高低对其进行风险补偿,这部分补偿称之为风险溢价。
因此,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是: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这一原理,已经成为现代金融资产定价的依据和基础。
4.根据银行目前公布的储蓄存款利率,试计算:将10000元存5年定期储蓄存款到期后的本利和,并计算与目前银行公布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相当的复利利率。
答:(1)设目前银行公布的储蓄存款利率i=4.75%。
本利和=10000×(1+5i)=12375元(2)(1+5i)=(1+x)5,即(1+x)5=1.2375,解得,复利利率x=4.35%5.根据银行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以及上年的物价变动率,计算上年银行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
答:实际利率=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通货膨胀率)6.什么是现金流贴现分析?它为何能够成为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答:(1)通常将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也称其为现金流贴现分析。
计算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通常称为贴现率。
从以上计算现值的公式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值的大小与贴现率负相关,亦即贴现率越大,现值越小;贴现率越小,现值越大。
(2)现金流贴现分析是投资决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分析方法。
净现值方法是运用最广泛、适用性最强的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净现值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只能接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大于初始投资的项目。
该方法的关键问题是需要解决各个不同时点现金流的可比性问题,而现值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知未来某一时点的现金流、现金流发生的时间、贴现率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该现金流的现值。
7.利率和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答:在涉及利率问题的分析中,通常还会遇到收益率。
收益率或回报率概念常与利率并行使用,因为从本质上讲,收益率实质上就是利率,有的收益率直接表现为利率(如存款),在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中,通常不对其加以区分。
但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利率被定义为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而真正能够准确衡量一定时期内投资人获得收益多少的指标则是收益率。
收益率不仅受利息支付额和投资额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计息期间、利息支付周期以及投资标的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也使得投资人的收益率与利率之间通常会存在差异。
8.试评述利率决定理论发展的脉络,并分析各个理论的内核以及它们之间逻辑联系。
答:利率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经济学史上有许多种解释,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对利率决定的研究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
他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即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2)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由于古典经济学关注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因此人们也将这一时期的利率理论称之为实际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流量导致的资金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流量导致的资金供给则是利率的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更加重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的对比,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而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即货币需求)随之上升,利率也会随之走高;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减弱,会导致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下降。
利率也会随之走低。
与实际利率理论关注投资和储蓄的角度不同,流动性偏好利率论是从货币供求对比的视角来分析利率的变化趋势。
由于货币供求受短期因素的扰动较大,该理论在分析短期利率走势的变化时更具说服力。
(4)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在批判并综合“实际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同实际利率理论提出的储蓄和投资决定利率的观点,但认为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同时认为凯恩斯指出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际因素却是错误的。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试图在实际利率理论的框架内,纳入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在投资和储蓄这对实际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求力量的对比将会导致利率的变动。
从这一意义上讲,利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由于可贷资金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也就成了利率决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5)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IS-LM模型将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国民经济均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出现均衡。
该模型在进行利率分析时,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重要因素,认为利率是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的。
将IS曲线和LM曲线放到同一图上,二者的交点即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这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IS曲线和LM 曲线发生移动时,均衡利率也必然会发生变动。
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由投资和储蓄变动引起的,LM曲线的移动是由货币供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这些变量的变动都将改变均衡利率的位置,并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化。
9.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对比国债和企业债券说明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1)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2)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①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
债务人的收入及盈利能力会随经营状况而发生变化,从而给债务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不确定性。
国债违约风险极低,这也是通常将国债利率视为无风险利率的主要原因。
企业债券的偿还能力与宏观经济环境及公司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
②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变现能力弱或者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利率会与流动性风险同方向变化,即流动性风险越大,利率也会越高。
一般将同一信用级别的低流动性金融工具与高流动性金融工具之间的利率差异,称之为流动性风险溢价,它也是债务风险溢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税收风险。
根据各国的规定,债权人获得的利息收益通常必须纳税。
因此,债权人真正关心的是税后的实际收益率。
由于各国政府在税收上采取不同的政策,税率也会发生调整,这会给债权人造成税收风险。
一般来说,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该越高,而低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