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型课数学教案格式参考

微型课数学教案格式参考

18×22≈400 18×22≈440 18×22≈360
↓ ↓ ↓ ↓
20×20=400 20×22=440 18×20=360
教学反思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数学教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2、出示卡片,学生举手回答。
12×10,70×80,90×90,30×21,51×20,10×10,26×20,60×30。
3、及时表扬答对的学生。
4、总结。
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快速的完成这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式。昨天我们在学习口算乘法时总结了一个规律,谁能说一说,请同学们举手回答。(两个因数末尾都有零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交流与汇报,老师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8×22≈40018×22≈440 18×22≈360
↓↓↓ ↓
20×20=400 20×22=440 18×20=360
(提示:和方法一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和方法二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和方法三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3、在书写时强调“等于和约等于”的区别。随后让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找一找,数值或者符号有哪些是相同的?(1、都是约等于。2、都把因数看成是接近的整十数。)那么,有哪些不相同的地方呢?(方法一,把两个因数都看成了20;方法二,是把18看成了20;而方法三,是把22看成了20。)
二、观看教材第59页例2图的幻灯片
1、请大家看屏幕,从图中的对话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数据或者信息?我现在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图片中的对话,其他的同学思考应该怎样列算式。
2、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8×22
三、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
1、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你有几种方法?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先写在本子上,然后举手回答。”老师巡视指导估算能力差的同学以及检查其他学生的作业。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数学课中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口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在这一节新授课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随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个课时,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乘法”。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之后,即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接着又学习估算乘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获取与保持。
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执教人
XXX
班级
三(3)班
学科
数学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时间
XXX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9页例2题。
教学目标
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能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简单的数学乘法估算,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学生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方法一: 18≈20(估大了) 22≈20(估小了)
方法二: 18≈20(估大了2个22)
方法三: 22≈20(估小了2个18)
4、提问:“从这三种的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估算方法的结果最为接近准确的结果?先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随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8×2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