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课时:111课时
设计者:
背景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学习重点。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理更加成熟,他们有自己的主见,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

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他们已经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读懂课文,并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在学习中,一部分学生不擅长自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待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目标
(一)通过自学,老师指导,自评互评、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二)通过导语、课后题、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了解表达的顺序,领悟表达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

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通过创设交际情境,角色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语言习惯。

(五)通过搜集诗歌、欣赏诗歌、写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以及附的八篇选读课文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本学期要求会写的120 个生字,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写。

组织开展一次书写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学习十四篇精读课文和十四篇略读课文。

阅读中着力培养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开展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领会文章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也是本期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课外阅读:结合本年级经典诵读中推荐的书目,采用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等方式进行课外阅读。

每周师生共同交流阅读体会。

习作
本册教材上安排了七次习作和三次练笔,除了写纪实和想象作文外,还要学写演讲稿、建议书及简单的活动总结。

习作中要注意有一定的速度,重视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
通过范文引路、自评互评、认真修改等方式提高习作质量及水平。

口语交际
根据教材的安排选择口语交际的话题,活动安排如下:“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主题辩论会。

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认真倾听,大胆表达,更重要的是在交际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的与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

“祖国在我心中”活动安排:搜集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搜集祖国变化的资料;搜集爱国的诗词格言;办“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手抄报等。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安排: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学写活动总结等。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分)=识字与写字(5分)+阅读理解(10分)+习作(5分)+口语交际(5分)+综合性学习(5分)
2.结果评价(7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70分)。

(注: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二)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