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解决问题》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稿)体育西小学数学科二年级备课组林练执笔一、本单元知识框架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3、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六、单元评价要点1、能正确进行加减混合、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第1节《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培养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3 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节三、预计教学时间:四、教学活动)基础训练(一、口算:15= 6= 514×9= 23--3= 47-30+10= 8+17= 6×7= 32+20= 8×4-、解决问题(根据条件填写线段图并列式不计算)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16枝铅笔,小刚有26小红有)枝(:()枝?枝:(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问: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出完整的数学问题)2、小组讨论:要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是几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为什么?能用线段图表示吗?如何列式?比较不同的方法------展示不同方法------、小组汇报3.4、看书质疑5、小结:通过刚才的比较让我们知道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在读完题目后先要分析是几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然后学会分析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不计算,在○里填上“<”、“>”或“=”并说说你的发现。
20+30-10○20-10+30 43+20+30○20+43+3078-50+20○78+20-50 50-20+25○50+20-252、有苹果42箱,运进8箱,又卖出15箱,现在有苹果多少箱?可以这样想:(1)先求出运进8箱后,一共有多少箱苹果?列式:(2)再求卖出15箱后,还剩多少箱?列式:也可以这样想:(1)先求卖了15箱后,还剩多少箱?列式:(2)再求运来8箱后,现在有多少箱?列式:3、选择题。
(1)一根电线长60米,先用去12米,有用去19米,还剩多少米?-12=48(米)-19=29(米)-12+19=67(米)-12-19=29(米)(2)一辆公共汽车里面有41人,中途有9人下车,又上车1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人)9=32-(人)13=19-9-13=54(人)(人)++13-9=44提高练习】【题。
6完成书练习一第页第14、个,还剩几30个,花皮球25个,借给一年级同学5、体育室有红皮球10 个?)里最大能填几。
、(6<44 )+()) 25-( >15 364+8-7>(<20 )>30 5+6+(-17+5>() 45-()41题。
页第47、完成书练习一第7【拓展练习】,从后面、明明在操场上排队做操,他站的那一排,从前面报数他报到68 8,这一排共有多少人?报数他报到张邮票,小平和小东有同样多的邮票,小云的邮票比小平少小东有189、3张,三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经过今天的研究,知道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四)总结:去解决,但在读完题目后先要分析是几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然后学会分析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看图列式计算。
85本20本38本?本(1)分布算式是:(本)) =( ))○((()○()=( )(本)(2)综合算式是:()○()○()=()(本)2、二(4)班的图书角原有46本图书,同学们又捐来了23本故事书和15本科技书,图书角现在有图书多少本?第2节《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及用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及用法。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 2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1、口算:8×3= 20-5= 74-6= 7+3×5=6+47= 7×9= 42-5= 6×6-4=2、解决问题停车场里原来有48辆车,开走了20辆,还剩下多少辆?(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问: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出完整的数学问题)2、学生尝试填写线段图并列式计算。
(横线表示学生要填写的)22人 13人6人?人3、指名汇报------讨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异同点4、问:把这两种方法如何用综合算式进行列式?(介绍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5、小结:当遇到算式带小括号的情况下,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但小括号要合理的使用不能滥用。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把每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1)24+15=39 (2)3×9=27 (3)80-10=70 70-39=31 27+23=50 70+20=90 2、在○里填上“<”、“>”或“=”并说说你的发现。
75-40-20○75-(40-20) 83-50-10○83-10-5078-20-15○78-20+15 65-23-17○65-(17+23)3、完成书练习一第6页第2题。
(用两种方法列式)4、完成书练习一第7页第3题。
(用两种方法列式)【提高练习】5、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18-(38)2(31 -29-17)1(.(3)56-(26+19)(4)87-34-266、一本连环画有20页,小玲上午看了7页,下午看的和上午看的同样多,还剩几页没看?7、补充条件或问题,使之成为两步计算题,再解答。
(1)美术辅导班有4个小组,每组7人,(),男同学有多少人?(2)哥哥有45本连环画,分给弟弟16本,分给妹妹18本,()?【拓展练习】8、在○里填上“<”、“>”或“=”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a+6=b+8 a○b (2)a-4=b-9 a○b9、完成书练习一第7页第5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知道当遇到算式带小括号的情况下,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但小括号要合理的使用不能滥用。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小红有80元钱,她在商店买了一个书包35元,一个文具盒20元,小红现在有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计算)第3节《解决问题(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运用乘加(或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运用乘加和乘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探索多种方法解题策略。
三、预计教学时间: 2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1、口算:3×4+6= 5+7×2= 8×9-6= 6×5-20=7+4×5= 2×6+9= 7×3-5= 7×8-6=2、解决问题。
(只列式不计算)一.本练习本要2角,买5本这样的练习本一共要多少钱?(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问:根据图意提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问: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2 跷跷板乐园总人数3、出示关系式:坐跷跷板的人数+旁边看的人数= 、问:几步计算?为什么?4 看书质疑汇报-------5、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 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巩固练习(三)【基础练习】、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7=6-13)3(9=45 ×5)2(6=24 ×4)1(.24+30=54 45-18=27 5×6=302、用递等式计算。
(1)4×8+19 (2)7×9-52 (3)8×(25-19)= = == = =3、完成书第9页“做一做”。
4、完成书练习二第10页第1题。
【提高练习】5、会议室单人椅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做多少人?6、共有40人需要过河,租8只小船(限乘4人)和1只大船(限乘6人),够吗?7、完成书练习二第11页第3题。
8、完成书练习二第11页第4题。
【拓展练习】9、完成书练习二第11页第5题。
10、(1)△+△+△=27 (2)△+○+○=24○+△=72 △=○+○那么2×△+○=()那么 5×○-△=()(四)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乘加或乘减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知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计算。
)8+12-(68)3(9 ×2+50)2(7 ×5-010)1(.条,还剩多少条?8条,送给小丽6、小红、小明、小强做纸船,每人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