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子封装资料

微电子封装资料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8
玻璃焊料粘贴
• 玻璃胶粘法是仅适用于陶瓷封装的低成本芯片 粘结技术,是以盖印﹑网印﹑或点胶的方法将 填有银的玻璃胶涂于基板的芯片座上,放置妥 当IC芯片后再加热除去胶中的有机成分,并使 玻璃熔融接合. • 玻璃胶粘结法可以得到无孔洞 ﹑热稳定性优 良,低残余应力与低湿气含量的接合,但在粘结 热处理过程中,冷却温度需谨慎控制以防接合 破裂;胶中的有机成分也需完全除去,否则将有 害封装的结构稳定与可靠度
•分片
•装架
•引线键合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背面减薄
• 最终装配的第一步操作是背面减薄。在前端制 造过程中,为了使破损降到最小,大直径硅片 相应厚些( 300mm 的硅片是 775µm 厚)。然 而硅片在装配开始前必须减薄。通常被减薄到 200 ~ 500µ m 的厚度。较薄的硅片更容易划成 小芯片并改善散热,也有益于在装配中减少热 应力。 • 使用全自动化机械进行背面减薄(见下图)。 背面减薄被精细的控制,使引入到硅片的应力 降到最低。在某些情况下,背面减薄后,在背 面在淀积金属,用于改善到底座的导电率以及 芯片共晶焊。
尺寸/重量/外形
材料
成本
装配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封装技术简介
最终装配由要求粘贴芯片到集成电路底座上的操作构 成。由于制造的大部分成本已经花在芯片上。因此在最 终装配过程中成品率是至关重要的。在 20世纪 90年代后 期,所有集成电路装配中估计有 95 %采用了传统的最终 装配,并由下面4步构成:
•背面减薄
为在印刷电路板上 固定的金属管脚
电极 管脚 管脚插入 孔中然后 在 PCB 背面焊接
第二级封装 印刷电路板装配
表面贴装 芯片被焊 在 PCB的 铜焊点上.
边缘连接电极插入主系统 PCB组件
最终产品装配: 电路板装到系统 中的最终装配
主电子组件板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封装的分类
按照封装中组合的IC 芯片数目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背面减薄示意图
向下施加力
转动和摆动秆
转动卡盘上 的硅片 板仅在硅片转换 角度过程中转动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4
硅片锯和被划硅片
硅片 台
锯刃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5
装片用的典型的引线框架
引线框架 引线 芯片
塑料 DIP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6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传统装配与封装
硅片测试和拣选
分片
贴片
引线键合
塑料封装
最终封装与测试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1
集成电路封装的目的
1. 保护芯片以免由环境 和传递引起损坏;
2. 为芯片的信号输入和 输出提供互连; 3. 芯片的物理支撑; 4. 散热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集成电路封装层次
第一级封装: IC 封装
传统装配与封装
硅片测试和拣选
分片
贴片
引线键合
塑料封装
最终封装与测试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1
芯片粘结
• 1 共晶焊粘贴 • 2 玻璃焊料粘贴 • 3 高分子胶粘结法(环氧树脂粘 贴)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共晶焊粘贴
共晶定义使它的熔点降至最低的熔态混合。然后用合
金方法将金粘接到基座上,基座通常是引线框架或是陶瓷
电子封装技术 指导老师:李文石 13机械 1317418061 徐镒嘉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引 言
• 在制造工艺完成时,通过电测试的硅片准备进行单个芯片 的装配和封装。这些在最终装配和封装中进行,被称为集 成电路制造过程的后道工序。 • 最终装配和封装在集成电路后道工序是两个截然不同过程 ,每个都有它特殊的工艺和工具。在传统工艺中,集成电 路最终装配从硅片上分离出每个好的芯片并将芯片粘贴在 金属引线框架或管壳上,用细线将芯片表面的金属压点和 提供芯片电通路的引线框架内端互连起来,最终装配后, 集成电路是将芯片封装在一个保护管壳内。 • 现在最常用的封装是塑料包封芯片,这种塑料包封提供 环境保护并形成更高级装配连接的管脚。另外还有陶瓷 封装等
• 单芯片封装 • 多芯片封装(多芯片模块封装) • 塑料封装 • 陶瓷封装
密封的材料区分
按照器件与电路 板接合方式
引脚插入型(PTH)
表面粘着型(SMT)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以引脚分布形态区分:典型 IC 封装形式
双列直插封装
(DIP)
单列直插封装
(SIP)
薄小型封装
(TSOP)
四边形扁平封装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传统装配与封装
硅片测试和拣选
分片
贴片
引线键合
塑料封装
最终封装与测试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Figure 20.1
互连技术
(QFP)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塑料电极芯片载体
(PLCC)
Figure 20.2
无管脚芯片载体
(LCC)
关于集成电路封装形式
性能 RC 时间延迟 输入/输出 (I/O)的个数 压焊和粘贴 信号上升时间 频率响应 开关瞬态 热 芯片尺寸 管壳尺寸 压点尺寸和间距 管壳引线尺寸和间距 衬底载体压点尺寸和间距 散热设计 芯片基座 (塑料、陶瓷或金属) 载体 (有机物、陶瓷) 热膨胀失配 引线金属化 集成到现有工艺 管壳材料 成品率 芯片粘贴方式 封装粘贴 (通过孔、表面贴装或凸点) 散热装配 包封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环氧树脂粘贴
•环氧树脂粘贴是将芯片粘贴到引线框架或基座上最常用的方法。 环氧树脂被滴在引线框架或基座的中心,芯片贴片工具将芯片背 面放在环氧树脂上(见下图)。接下来是加热循制程
焊接粘结法
• 焊接粘结法式另一种利用合金反应进行芯片粘结的方法,能形成热传导 性能优良的粘结为其主要群殴点。焊接粘结法必须在热氮气遮护的环境 中进行以防止焊锡氧化及空洞的形成。 • 常见的焊料有金-硅、金-锡、金-锗等硬质合金与铅-锡等软质合金。
基座( 90 %以上的 Al2O3 )。典型地,基座有一个金或银
的金属化表面。当加热到420℃约6秒钟时芯片和框架之间
形成共晶合金互连。
共晶贴片提供了良好的热通路和机械强渡。对于双极 集成电路共晶焊粘贴技术更普遍。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Au-Si 共晶贴片
金/硅共晶 合金
Silicon Gold film Al2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