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1汇总
二、 民居的分布
❖ 中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 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经济、文化各 方面的影响,造成各地居住房屋样式以及风 格的不同。按区域分,中国有特色的传统民 居建筑包括江南民居、西北民居、北京民居、 华南民居、以及少数民族民居等。
❖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北方的四合 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紧 凑一些。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 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来接待客人和 举行典礼的大厅,后面院内多有二层小楼, 为了通风采光,院墙上都开有漏窗,房屋 也前后开窗。
2.奴隶社会
自奴隶社会开始,出现了阶级,建筑也就逐渐产 生了不同的新类型,住宅建筑便逐渐被冠以“民居” 之名,成为我国古建筑中有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固定 建筑类型之一。
民居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最为简陋的一种, 材料简单(就地取材)、体量小、搭建随意不讲究。 所存极少,尤其是早期民居,几乎无实例留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对建筑的影响 巨大,现代建筑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割裂传统与现代的 关系,令城市建筑失去可识别性,形成“千城一貌”的 尴尬局面。
人们已意识到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中西方传统建筑 文化正逐步转为适合现代建筑的建筑文化。
❖ 3、教学目的与意义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古民居的文 化、历史和建筑特征;
少数民族民居—“一颗印”
❖ 碉房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墙壁非常坚固,外墙往 上逐渐收缩。内部一般为两层,也有三四层。 平顶,窗户很小,可防止外人从窗户入内。
碉房一般底层作储藏室或畜圈,二层为起居 室,三层一般为经堂或晒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民居的类型
1、圆形住宅:如蒙古包 2、纵长方形住宅:原始穴居形式, 常见于云南、华北、华中等地 3、横长方形住宅:民居的基本形 式,有不同的开间 4、曲尺形住宅:常见于南方农村 5、三合院:常见于浙江、广州、 上海、云南等地 6、四合院:东北及北京等地 7、三合院与四合院混合:常见 于江浙、四川 8、环形住宅:常见于福建 9、窑洞式住宅:河南、陕甘宁 地区
山东民居——海草房
曾广泛分布于胶东沿海
的海草房是山东古民居的典型 代表,海草房也叫海带草房, 兴于元代,盛于明清,是胶东 沿海特有的民居形式。
1991年4月,我国邮政发 行的第三套《中国民居》邮票, 海草房入选。设计这张邮票的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陈汉民 先生选取的原型,正是青岛等 地的海草房。
以厚石砌墙,用海草作 建筑材料苫盖屋顶而建成的特 殊民居。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 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 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 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 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 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
少数民族民居—干栏式住宅
❖ 竹楼
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 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 种。根据用途及造型差异,可分 为宾馆楼、餐酒茶楼、观景楼及 景致楼等等,非常适用于旅游景 区的观赏,住宿,餐饮等用途, 绿色环保,贴近自然。竹楼主要 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 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 由于傣族竹楼的代表性,现在的 竹楼一般都指的是傣族竹楼,又 称傣家竹楼。
1.原始社会
在我国众多的建筑类型中,住宅类型是最早产生的。原始 社会主要有两大建筑——巢居和穴居,都是住宅建筑。
1991年考古发现的已 知最早的民居建筑遗址—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万 寿岩遗址,有距今4-5万 年前先民用灰岩角砾在山 洞中铺设的300平方米左 右的石质地面,与一条长 约5米的排水沟槽,改善 了居住环境。
工程制图(CAD) 、空间造型基础 建筑透视、建筑初步
三年级:专业必修课 (上) 人机工程学、手绘表现技法、室内设计(1) 风景园林设计(1)、装饰材料与工艺
(下) 中外建筑史、家居设计、展示设计 室内设计(2)、风景园林设计(2)、
室内设计师
建筑与景观设计 师
❖ 2、为什么要上这门课?
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深厚文化传统,特别是重视对中 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2)掌握各种民居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做到古为 今用,传承历史;
3)更深入地领会建筑史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保护 古建筑的意义。
❖ 4、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民居的特点
第一章 中国民居综述 1. 发展、分布与类型 2. 民居的院落组合形式
3. 民居的结构 4. 民居的材料 5. 民居的装饰装修 6.民居的风水与选址
❖ 5、考核方式:
❖ 1、以分析民居为主,图文表达
❖ 2、图幅:750*500。
❖ 3、选题如下: 1)解读 民居。利用建筑的基本知识分析你所熟知的民居(如功能、造型、空
间、细部、材质、节能等方面)特点。 2)认知民居。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你所熟知的古民居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优、
缺点,如何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改进古民居,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提出 可行性建议。
❖ 吊脚楼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干栏式建筑 又有所不同。干栏式建筑为全悬空,吊脚 可称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整体风水布局讲 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形式包括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 屋吊式、平屋起吊式等。吊脚楼一般底层 用来堆放物品,二楼住人。二楼设有厅, 用来接待客人,三层的吊脚楼,除在三楼 设起居室外,还有隔出来的小间用来储存 粮食或物品。
四、对中央为尊、四面围合
中央为尊体现了尊卑有序,合院式民居中,居 中和位尊的房屋只能是长辈居住与使用,尤其是多 进院落中最中心的房屋一般用来供奉祖宗牌位。
四面围合的向心性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外有别、 亲疏远近在住宅上的分明表现——对家人“内和”, 对外人“外避”的态度。
垂花门,是古代进到内院去的门,上面常常有雕花,用一些花砖做装 饰的,叫垂花门。进了门以后,中庭的部分常常是不走的,是往两边走。 中间这个轴线常常摆花盘,有时候摆一个大的石头屏风。你可以看到黛 玉走进垂花门以后,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穿堂也可以叫做庭 院,那穿堂里放了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就是一个带有山水纹 路的大理石,摆在穿堂中间。因为有点遮盖,你不能看到后面,要从两 边的抄手游廊绕过去。
❖ 晋中大规模的民居建筑,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等,院中有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卷棚顶、 硬山顶形式各异。
北京民居
❖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四合院的代表作品。四合 院严格按照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都分布在 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 严格遵循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在 房间的使用上家庭成员从尊卑、长幼等进行 分配。
3)包装民居。用建筑专业语汇宣传你所熟悉的建筑(宣传广告),注意语言 文字的修饰和表现方式力求灵活。
第一章 中国民居综述
第一节 综述(民居的发展、分布与类型) 一、 “民居”的由来
❖ 我国古建筑类型丰富,既有城池、宫殿、陵墓、寺 庙、道观、坛庙等高等级的建筑类型,也有祠堂、 书院、馆驿和住宅等相对低等级的建筑类型。
一般来说,我国院落扩展大多数是先纵向,纵向无法扩展后才进行横向扩展。
四合院
三合院
标准二进四合院
三、对称与均衡
围合的院落中,各建筑总体又有中轴对称或均 衡的特点(即在整座民居中,有一个显著的中轴线, 主体房沿中轴线前后建置,而其他附属房屋则在轴 线建筑两侧,且呈左右对称的形式。)
中轴线上的主要房屋位处最中间者地位最尊、 等级最高。中轴为尊的同时,以中轴为心两相平衡, 符合我国古籍四书中的“中庸之道”。
第二部分:中国各类民居的介绍
第二章 合院式民居 1.北京四合院
2.晋中、皖南民居 第三章 水乡民居 第四章 窑洞民居 第五章 干栏式民居
1.汉风坊院 2.侗族、傣族民居 第六章 防御性民居
1.福建土楼 2.开平雕镂、围拢屋
3.藏族碉房 第七章 北方少数民族民居
1. 维吾尔阿以旺民居 2. 蒙古族毡包民居
怡红院,《红楼梦》中大观园 的主景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住所。 试才题对额时,宝玉题为“红香绿 玉”,取意蕉棠两植。元宵省亲时, 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 玉),改为“怡红快绿”,赐名 “怡红院”,宝玉因号“怡红公 子”。
蘅芜苑 ,为薛宝钗在大观园 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 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 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绕檐, 努力向上生长,仿佛象征着宝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 理想。
典型的合院式民居,其布局比一般的院落式围合更为规整,主次 有别,尊卑明了。
江南水乡民居
❖ 江南因为地理原因,水资源 丰富,所以大部分的村镇、 城市的建筑基本上立于河岸 两岸,两岸的建筑将河流围 成一条水街。周庄古镇就是 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这里 建筑多临河而建,为了防水 防潮,墙壁下部分一般使用 大块石或用石料贴面。
第二节 民居的院落组合形式
一、院落组合是我国民居最大的特点
民居建造主要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居住于 生活的实际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住房的舒适性和其他精神方面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
1.内向性
家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亲情、温暖 和内向性的地方。尤其是在我国古代,内向性 表现最为明显。而这种特点在民居建筑中的突 出表现就是使用院落围合的形式,它是我国古 代大部分民居建筑共有的特点。
❖ 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对江 南的建筑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防潮避湿 气,江南民居的墙一般较高达,开间也大, 设前后门,便于通风。同时,为了隔绝地 上地上的湿气,一般为两层建筑,二层做 卧室。底层多为砖墙,上层为木结构。
徽州民居
❖ 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马头墙和青瓦。 马头墙高人,能把屋顶都遮挡起来,起到 防火的作用。门楼用石雕和砖雕进行装饰, 装饰纹样富有生活气息。宅院大多依地而 建,分三合院、四合院,合院又有二进、 三进之分。徽州民居屋顶的处理以“四水 归堂”的天井为特点。四水归堂是指大门 在中轴线上,正中为大厅,后面院内有二 层楼房,四合房围成的小院称天井,目的 是为了采光和排水。四面屋顶的水流入天 井,俗称“四水归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