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因素对植物个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影响(2011年考研论述题)
答:(1)土壤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收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一定温度,吸收下降。
温度低时,一方面吸收作用降低,能量供应下降,另一方面溶液中溶质的扩散速度下降,因而吸收速度下降。
温度过高时,酶蛋白钝化,降低吸收速度;细胞膜透性增大,矿质元素外流。
(2)土壤通气状况:通气状况直接影响呼吸作用,因而影响能量供应,影响离子的主动吸收。
(3)土壤溶液离子浓度:在土壤离子溶液浓度降低时,随着浓度增高,吸收速度加快,增加到一定浓度后,吸收速度不再提高,因为运输例子的运输蛋白数量有限。
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烧苗。
(4)土壤酸碱度:通过影响细胞原生质的性质,矿质的溶解状态,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矿质的吸收。
1、试述植物体中同化物装入和卸出筛管的机理(看一下)。
答:同化物装入筛管有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即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连丝到达韧皮部的筛管,或在某些点进入质外体(细胞壁),后到达韧皮部。
同化物从筛管中卸出也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经。
共质体途径是指筛管中的同化物通过胞间连丝输送到接受细胞(库细胞)筛管中同化物也可能选运出到质外体,然后再通过质膜进入接受细胞(库细胞)。
2、解释筛管运输学说有几种?每一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看一下)
答:有3种,分别是压力流动学说,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
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
胞质泵动学说:认为筛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呈几条长丝,形成胞纵连束,纵跨筛分子,每束直径1到几个um,在束内呈环状的蛋白质丝反复地、有节奏地收缩和张驰,就产生一种蠕动,把胞质长距离泵走,糖分就随之流动。
收缩蛋白学说:认为筛管腔内有许多具有收缩能力的韧皮蛋白(P蛋白),P蛋白的收缩运动将推动筛管汁液的移动。
3.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
(重要,记住点)
答:同化物的分配是指植物体内有规律的光合同化物响各种库器官的输送,就是从源到库的运输。
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
其运输规律:(1)优先分配给生长中心:生长中心是指一定时期内正在旺盛生长的器官或部位,是对营养组分竞争最强的库。
(2)就近运输: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运至邻近的生长部位,随着源库之间距离的加大,库得到的同化物减少。
(3)同侧运输:叶片优先向与他有直接维管束联系的、同侧的库运送同化物。
4.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是韧皮部?(记住点)
答:(1)环割试验剥去树干(枝)上的一圈树皮(内有韧皮部),这样阻断了叶片形成的光合同化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而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因光合同化物积累而膨大,环割下端的韧皮部组织因得不到光合同化物而死亡。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让叶片同化14CO2,数分钟后将叶柄切下并固定,对叶柄横切面进行放射性自显影,可看出14CO2标记的光合同化物位于韧皮部。
还有个“蚜虫吻刺试验”用于收集韧皮部中同化物,以测定同化物以哪种物质运输。
(主要有蔗糖、氨基酸等)(这个不是这道题的答案!)
5、简述“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的生理学原理(这道题很多试题比较常见)
韧皮部主要分布在树皮中,韧皮部是植物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部位,若树皮剥掉了将切断地上部分制造的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
时间久了,根系得不到地上部分提供的同化物和微量活性物质,而本身贮藏的又消耗殆尽,根部就会饿死,从而使根无法吸收水肥等,致使整棵植株死亡。
所谓烂心主要是指树木的木髓部坏死,其不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既不含有导管和筛管,不影响水分和有机物质的运输,因此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1.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经常出)
答:生长素主要的生理功能为:
(1)促进离体胚芽鞘或幼茎段细胞的伸长生长,及促进根、茎的伸长生长
(2)促及维管束分化,低浓度IAA促进韧皮部的分化,高浓度促进木质部的
(3)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
(4)影响花和果实的发育,促进雌花增加,刺激子房发育形成果实(促进单性结实)
(5)诱导叶原基的发生,从而调控叶片和叶序的形成,调控叶片的脱落
(6)维持顶端优势
2.比较IAA与GA的异同点。
1) 相同点:
a.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b.诱导单性结实
c.促进坐果
2) 不同点:
a.IAA诱导雌花分化,GA诱导雄花分化
b.GA对整株效果明显,而IAA对离体器官效果明显
c.IAA有双重效应,而GA没有类似效应
3.简述生长素(IAA)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酸生长学说(看一下)
答:(1)生长素诱导激活质膜上的H+-ATP水解酶
(2)H+-ATP水解酶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使细胞内的H+外运,导致细胞壁的酸化;
(3)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壁中的扩张蛋白被活化,活化扩张蛋白促进连接木葡聚糖与纤维素微纤丝间的键断裂,细胞壁松弛。
(4)细胞的压力势下降,导致细胞水势下降,细胞吸水,从而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4、植物体内哪些因素决定组织中IAA的含量﹖(看一下)
答:①IAA生物合成;
②可逆不可逆地形成束缚IAA;
③IAA的运输(输入、输出);
④IAA的酶促氧化或光氧化;
⑤IAA在生理活动中的消耗。
5、试讨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综合的一道题,看一下,标红色的为经常见到的)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平衡调控所有过程
(1)种子萌发和休眠:生长素、细胞分离素促进种子萌发,ABA(脱落酸)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与脱落酸比例高促进萌发,反之促进休眠。
(2)营养生长: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与脱落酸的相互作用调控营养生长,IAA、CTK、GA与ABA比例高促进生长。
(3)顶端优势:乙烯(Eth)、CTK和IAA调控顶端优势,IAA、乙烯诱导顶端优势,促进顶芽生长;CTK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4)器官分化:IAA和CTK调控器官分化,IAA比例高时,诱导生根,CTK高时,诱导长芽。
(5)成花诱导:GA促进多种LDP(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成花,IAA可促进一些LDP成花,但抑制SDP(短日照植物)成花。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一些SDP和LDP成花,ABA可代替短日照促使一些SDP在长日条件下成花
(6)性别分化:IAA、乙烯和GA调控性别分化,IAA和乙烯促进雌花分化,GA促进雄花分化;
(7)成熟、衰老:IAA、CTK能延缓衰老,乙烯促进成熟、衰老;
(8)叶片脱落:乙烯促进叶片脱落,IAA浓度梯度影响叶片脱落。
(还可以这样出)2、解释一种一年生被子植物的整个生活史激素的作用,包括每一阶段上激素执行的功能,在你的回答中要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果实成熟,叶片脱落及休眠等生理过程。
答:种子萌发时,原来一些束缚型的激素迅速转变如生长素类,同时胚细胞也会产生新的激素,如G素的共同作用(即通过酶的合成等),促使种子有运输,提供新器官形成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营养生长:这个阶段主要是IAA、GA、CTK,它们促进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延缓植物的衰老,保证各种代谢的顺利进行。
果实成熟:未成熟的果实能合成乙烯,并导致呼吸上升,产生呼吸峰,使果实达到可食程度。
叶片脱落:日照变短诱导ABA的合成,它与乙烯一起使叶柄产生离层区,导致叶柄脱落。
休眠:由于ABA含量增多,导致光合呼吸下降,叶绿素分解,叶片脱落等生理过程。
一年生的植物体逐步进入衰亡,代之越
冬的是果实或种子。
由于果实中含有生长抑制物质如ABA,则种子休眠过冬。
到了来年,种子中的ABA逐步分解,取而代之的是促进生长的激素物质的活化或合成,故种子萌发。
6.试述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
(看一下)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机理可用Goldsmith提出的化学渗透极性扩散假说去解释。
这个学说的要点是:植物形态学上端的细胞的基部有IAA-输出载体,细胞中的IAA-首先由输出载体载体到细胞壁,IAA与H+结合成IAAH,IAAH再通过下一个细胞的顶部扩散透过质膜进入细胞,或通过IAA-—H+共向转运体运入细胞质。
如此重复下去,即形成了极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