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高级职称申报人员信息公示表
2017年高级职称申报人员信息公示表
论文论著情况
2006年编撰《冬闲田(稻草)种植大球盖菇技术》资料
2011年《食用菌》杂志第3期发表“黑木耳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为第二作者。
2014年编撰《蘑菇栽培技术》资料
2016年《食用菌》杂志第6期发表“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为第一作者。
2016年参与编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食用菌实用栽培技术》。
业绩
情况
1、黑木耳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改进奖二等奖,本人为第二完成者。
2、冬闲田(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示范推广项目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报人员信息公示表
姓名
张丽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5年4月
参加工
作时间
1987年8月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1999年元月~2000年12月,主持完成了市级科技课题“草菇高产栽培技术与基地建设”
2005年1月~2008年1月,主持完成了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杏鲍菇技术推广”
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主持完成了市级科技课题“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
2009年6月~2010年6月,主持完成了市级科技课题“黑木耳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作为技术骨干,积极参与冬闲田(稻草)栽培大球盖菇、黑木耳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和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示范推广,组织有关技术培训,开展示范成效调查分析。由于示范成效显著,分别获得了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论文论著情况
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2篇为独著、2篇为第一作者:1.上饶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索[J].江西农业,2016,21:61-62.第一作者
2017年高级职称申报人员信息公示表
姓名
姜建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04
参加工作时间
1991.9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毕业院校
北京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1991.7
申报职称
高级农艺师
现职称
农艺师
资格取得时间、
累计聘用年限
1998年8月取得农艺师资格,累计聘任19年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自取得农艺师资格以来,
1、主持完成省市各级科技课题4项:
2、参与完成市级科技项目3项:
2001年3月~2002年8月,参与完成了市级科技项目“巴西蘑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本人为第二完成者;
2002年8月~2004年4月,参与完成了市级科技课题“杏鲍菇栽培技术示范”,本人为第二完成者;
2004年4月~2005年12月,参与完成了市级科技课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研究”,本人为第二完成者。
6.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17.第四作者
业绩
情况
获得江西省农业厅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1.冬闲田(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示范推广项目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本人为该项目第5完成者;
2.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三等奖,本人为该项目第6完成者;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2项重大项目实施:
2006年5月~2007年4月,参与完成了弋阳县农业开发项目“冬闲田(稻草)种植大球盖菇示范推广”
2008年5月~2009年4月,参与完成了玉山县农业开发项目“食用菌示范推广”。
4、主持和参与撰写各项科技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课题项目总结报告20多篇,编撰各类食用菌技术资料5份,在全市推广栽培食用菌新品种10个,推广各类食用菌栽培5亿袋,经济效益25亿元,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负责各项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工作,主讲“农业生态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食用菌菌种生产与栽培技术”及农民创业分享“。
3.黑木耳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荣获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本人为该项目第6完成者。
(以上3个奖项详见赣农字【2014】9号文件和赣农字【2015】63号文件)
毕业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1987年7月
申报职称
高级农艺师(破格)
现职称
农艺师
资格取得时间、累计聘用年限
2013年6月取得农艺师资格,
累计聘用时间4年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作为科学教育科唯一的业务骨干,主持实施农业部下达的2项农业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3项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1.作为骨干实施者,自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主持实施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指导12个项目县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示范户培育、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监管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4年来累计建设科技示范基地95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万余户,促进我市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6%以上,在全省项目实施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2.作为骨干实施者,自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主持实施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制定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指导12个项目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实行精准培育、创新培育模式等工作,监管培育进度和质量。3年来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517人,约占全省培育任务总数20 %,为全省培育人数最多的设区市。
2.我国农民职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实现对策[J].江西农业,2016,09:83-84.独著
3.规模化种植促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10:109.第一作者
4.黑木耳仿野生袋栽增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11:58.独著
5.大球盖菇露天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4,05:77-78.第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