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之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金融学之货币供给理论


推导过程如下:

MS=B×m
MS = M1=C+ Dd B=C+R
R=Rd+Rt+E= rd·Dd+rt·t·Dd+e·Dd 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mM s
C D d
C RC rdD drttD deD d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Dd,得到:
m 1k krdrtte
3、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将货币界定为狭义——M1(M1=C+ Dd)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1、基础货币(Basic Money or Monetary Base),又称强力货币 (High Power Money)
B=C+R 2、(复杂)货币乘数 (Monetary Multiplier) ,m
货币供应量的基本公式:
通货比率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反方向 定期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反方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活期、定期),反方向 超额准备率,反方向
货币金融学
货币供应理论
主要内容
• 银行系统与货币供应量 • 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 •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基本内容: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应过程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应理论的发展历程:
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密切相关(金属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的两种思路
第三节 货币供应模型
1.简单乘数模型
三个假定前提:
(1)公众不会从银行体系提取现金 (2)银行不会保留超额准备金 (3)公众只持有活期存款,不持有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只考虑活期存款规模的变化
存款扩张模型:
Dd
1 rd
R
2.复杂乘数模型
上述三假定不再成立 现金漏损率: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例,C/ Dd =K 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比例,E/ Dd =e 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例,Dt / Dd =t
货币供给量由一国货币当局发行的、流通在外的法定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存款 货币所构成
——通货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负债
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是一个“被创造”的过程,其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产生 供给,经过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作用,创造出派生存款货币,构成一国货币 供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货币供给外生理论和货币供给内生理论
外生论强调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 (凯恩斯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一卡甘、乔顿 、布伦纳一梅尔泽、安德森) 内生论强调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 (格利与萧、托宾 、温特劳布——卡尔多)
第二节 银行系统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内生性和外生性
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供给量主要由经济体系内部因 素决定(收入、货币需求、利率、价格以及公众和商业银 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不取决于货币当局政策意 愿
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货币供给量主要取决于经济运行之 外的因素(如政府的意愿、或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不 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