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姓名:冈村宁次战犯简介:冈村宁次(1884----1966)日本东京人。
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1932年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参与制造“一.二八事变”,1944年,先后任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和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
他是“三光政策”的制定者和忠实执行者,是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大魔头。
1945年8月,被中国共产党列为一号战犯,1949年被国民党无罪释放,1966年死于东京。
战争罪行:1932年,为了转移九一八事变后国际社会对东北的关注,他派遣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出兵中国上海。
熟悉上海情况的冈村宁次于2月26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
3月6日晨,姗姗来迟的冈村宁次抵达上海,但淞沪战事已基本结束了。
4月1日,他转任为临时军事调查委员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时年48岁,他任军事调查委员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粉饰日军侵略上海的行动。
5月5日,中日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
尽管日军取得了在上海的种种特权,但冈村宁次还是对协定的内容并不完全满意,认为对中国“让步”太多。
1932年8月19日,冈村宁次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奉命转赴东北,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冈村宁次来关东军就任后,面临所谓“匪患猖獗”的困难局面。
他口里的“土匪”,其实是指我东北各地的抗日军民。
因而冈村宁次将“治安”问题列为首要任务。
为此,冈村宁次先给军部打报告,要求增派援军,然后通过“满洲国”政权加强所谓“法制”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收买土匪、招募伪军,建立所谓“谋略部队”为日军作炮灰。
1932年9月,日伪统治者发布了由冈村宁次等人参与炮制的《治安警察法》,随后又颁行《暂行惩治叛徒法》和《暂行惩治盗匪法》,把义勇军污蔑为“叛徒”、“盗匪”,可以格杀勿论。
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在实权人物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关东军50000人马以“步步为营,重点突破”的作战方针,分地域逐次展开,向义勇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1933年春,在以武藤、小矶和冈村为首的关东军的疯狂围剿下,东三省的各部义勇军,除少数坚持斗争外,绝大部分先后被剿垮,无数义勇军战士为反抗侵略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1933年5月30日,冈村宁次作为日本关东军代表与何应钦派去的代表熊斌在塘沽举行正式停战谈判。
这次谈判实际是日本帝国主义将事先拟好的侵略条件强加于中国、强迫中国接受的一个仪式而已。
最后,冈村宁次终于拿到了令他满意的《塘沽停战协定》。
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所签订的这个协定,其实质在于强迫中国方面承认长城一线为日军占领线,这等于认可华北平津地区是第二个“满洲国”。
同时非武装区的确定,为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打开了通路。
1935年,冈村宁次转任陆军参谋本部第2部部长,成为了日军大本营决策侵略战争的核心人物之一。
翌年3月晋升中将,转任第2师团师团长。
1937年4月(七七事变前夕)率部驻扎在中国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6月,时任第二师团长的冈村宁次接到军部调令,组建第十一军,并任该军司令官,负责攻略武汉地区。
他的越级提升引起了包括不希望扩大战争的华中派遣军调司令官畑俊六等一大批人的不满。
而他也在日记中记述南京大屠杀的恶劣影响(1938年7月13日的感想中写道:“到达中支那战场后,在听取了先遣官宫崎参谋、中支那派遣军特务部长原田少将、杭州机关长荻原中佐等人的报告才知道,派遣军前线部队一直以给养困难为借口,大批处死俘虏,已成恶习。
南京战役时,大屠杀的人数多达四五万之多,对市民进行掠夺、强奸的也大有其人。
”这是在日军官兵日记中记录南京大屠杀人数最多的表述)。
由台湾旅团组建的波田支队攻占安庆,接着在海空军配合下突破马当要塞,沿路打垮十几个杂牌师,占领九江,完成了战争序幕。
8月1日,冈村宁次正式下达进攻命令。
当时,他手里有3个师团一个旅团,还有2个师团在增援中。
他决心以波田支队镇守,以第6师团沿长江北岸而上攻武汉,集中2个师团沿南浔线攻取南昌,然后西进大迂回至岳阳,切断合围陈诚第六战区的27个军。
但是他的算盘打错了,先是101师团被中国军队引诱偏离了进攻主线,一头扎进西部山地和中国军队拼起了消耗,接着准备迂回薛岳兵团后方的106师团又因为迷路而被中国军队包围,伤亡惨重。
冈村用增援的2个师团解围后,不得不重新修订自己的作战计划,放弃了大迂回战略,改用第6、第9、第27共3个师团的强大兵力沿江而上,在海空军的支援下,突破田家镇要塞,击退沿途的张发奎、李品仙两兵团,终于抢占武昌。
1939年4月,他抢在中国军队发动四月攻势之前,发动了以夺取南昌为目标的南昌会战。
面对罗卓英集团的10个军20万人和横在进军道路上的三条宽阔的河流,他不惜违抗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元帅的意志,力主用101、106两个连吃败仗的软弱师团作主力,具体战术上他在3公里宽的突破口上集中了250门重炮,并集中了130辆坦克在航空兵的掩护下作为先锋单独突破,结果七天就占领了南昌。
要知道德国闪击波兰都在这半年以后,光凭做出这个计划和决断他就可以列入日本名将之列。
在对华政策上,他反对建立汪精卫政权,认为这样一来就会刺激重庆国民党政权,逼其走上绝死抗战的道路。
他反对日本人在占领区内担任各级官员,而主张以华制华,要给中国人以“尊严”。
他提出“讨蒋爱民”的口号,不断分化抗日势力。
当时他了解到日本军队发生了强奸案,军法官以证据不足和对方未告发为由替犯罪的军人辩护,他勃然大怒,以战争期间哪有弱势的被害人敢告发为由严惩了罪犯。
1939年夏季,冈村宁次完成了他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对中国第五、第九两战区施以政、战谋略的方案和指导大纲。
其核心思想是:以政治、军事和派遣特务等各种手段,策反杂牌军,孤立以黄埔军校少壮系为主的中央军,然后歼灭中央军。
其计划要领是:一、对第五战区的敌军(指中国军队),置重点于策动广西、四川军队反叛,借此使全战区走向崩溃;其次对该战区的中央军及其旁系军加以影响,也要不失良机进行工作。
二、对第九战区之敌(指中国军队),可对四川军及游击旁系军施以怀柔工作,对其他军队(直系军以外)进行积极的谋略宣传,引导其丧失战争意志和走向投降、逃亡……三、任务分担:第6师团对杨森军策反工作;第33师团对王陵基军策反工作;军特务部担任对五战区的四川军的策反谋略工作,为此应接受有关师团长的援助。
在大力开展策反工作的同时,冈村宁次又制定了《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将第九战区的中央军列为武汉日军的打击重点。
大纲的中心意图是:以奇袭手段,尽量在短期内歼灭中央军。
接着在5月和9月他又发动了对中国第五战区的襄东进击战(随枣会战)和对第九战区的湘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襄东进击战他3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团面对李宗仁20个军30万人,湘赣会战他4个师团对薛岳52个师。
共同的特点是,在宽大的正面上长途奔袭,穷追猛打,以消灭对方骨干兵团为目标(在江北是汤恩伯军团,在江南是关麟征集团),不以占领地域为目标,速进速退。
均因作战兵力不足和作战地域限制而没能完成任务。
这表明日本军队已经陷入了他们最害怕的持久战中。
冈村因此对大本营总参谋部的限制扩大作战地域的方针大为不满,也不认为板垣征四郎的诱降会有作用,他上书胡说什么:“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
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
”他要求大举增兵一逞,由于他的上书和日本的大方针有冲突,他被调离前线,回日本当军事参议官,坐了一年冷板凳。
1941年4月,冈村宁次被授予大将军衔。
不久,被天皇钦点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当时,华北方面军人员24.5万名,马匹5.2万头,重炮740门,汽车8000辆,各种弹药1会战份粮秣一月份余。
是日本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
他在北京郊外的翠明庄,集中一段时间分析了前任失误的原因,认为:华北方面军历来高度分散部署兵力,平均每3平方公里才2个人。
由于缺乏确切定期的肃正目标,常常变成静止的防御。
日军如不主动讨伐、则中共方面也不进犯。
乍看起来,相安无事,宛如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
但在双方共存期间,中共却在民众中秘密进行工作,充实其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即可一举转向进攻。
百团大战就是例证。
因此,日军施策的目标,应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有计划的措施,要划分地域,限定时间巩固治安地区,隐蔽准治安地区的兵力,有计划进入治安地区,并以剩余的兵力向未治安地区挺进,使之向准治安区发展。
最终目标是把华北1亿民众拉到日方。
按照这样步骤去做,既不宜急于求成,也不可坐失时机,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战法。
冈村宁次称,八路军如附骨之蛆,药劲儿一过便又迅速生长,因此决不能放松对八路军的打压。
他计划用三年时间把日军实际控制地区由10%提升到70% 。
他判断是否是治安区的标准很简单,从中国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当地的治安情况的好坏,第一、绝对见不到姑娘的踪影。
系惧怕日本兵的佐证,为“治安不好”。
第二、对我们的汽车、卡车感到稀奇而远远地从窗口眺望。
为“治安稍好”。
第三、在上项情况下,走出家门口眺望,中国姑娘神态自若地走在有日本兵往来的街道上,为“治安良好”。
1941年,冈村宁次调集数万日军,开始对中国军队进行残酷的大“扫荡”。
中国的历史书上说他在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时提出“三光”政策,造成约270万平民的死亡,但在他的回忆录中却写到,他提出的口号是“不杀、不抢、不淫”的三不政策,其实这个“三不”比“三光”更厉害,表面对是日本军队的战争行为进行约束,其实他是要以此来收买人心,达到长期占领中国的目的。
国民党系军队受不了压力,光投降的就有40余万,这些投降将领也很有歪理,他们在北初次见到冈村时就说:“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齐消灭他们。
我们至今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如果贵军要与中央军作战,我们不能协助,这点望能谅解。
”这时八路军陷入很被动的局面,丧失了一半根据地和人口,平原富庶地带全部变成游击区,总兵力由40万减至30万。
太行山上的前方总部被日军特种部队突袭,参谋长左权战死。
彭德怀后来曾深有感触地对部下们说:“冈村宁次是一个比多田骏更为毒辣、更为老练的对手。
他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
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
没有内线发动配合‘维持’他不进行‘蚕食’。
他不出风头,不多讲话,对部下不粗暴,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他的动向来。
他经常广泛收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是历来华北日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
”由于日本太平洋战场陷入困境,华北的日军不断被抽调,八路军终于坚持了下来。
1944年,日军计划打通大陆交通线,责成华北方面军提出方案,这虽然不是冈村所主张的西安-成都作战,但他还是认真作了准备,其实他早在1941年秋就在黄河南岸夺得了一个桥头堡作为突破口,并不惜代价保持了两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