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ppt
人物总结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是这样评价的:“汉 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 敌。太祖远筹渲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 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 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仅仅八十九言就展 现了历史上较为真实的曹操形象。我认为这应是比较 客观合理的评价。毕竟在那个战火纷飞,军阀割据的 动乱年代,作为一个封建统治军阀,能胸怀大志,爱 惜人才、知人善用、文武兼备、体恤民生、策马驰骋 华夏、挥鞭平定北方,堪称一世之英雄。其历史功绩 不可磨灭,英雄本色不容诋毁。
二、普通人
他虽是枭雄,却也是一个 普通人,少年孟德,放荡 不羁,成名后也会犯错、 犯糊涂,杀杨修,灭吕伯 奢
三、文艺青年
他也有着满腹经纶,他也 曾挥毫泼墨,一书心之所 向,叱咤青云,指点江山,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愿 于天穷,琅邪倾侧左,竭 忠诚,捍天下!
煮酒论英雄
爱惜人才,心胸开阔
自古以来,但凡能成大事者。都是能容 才,爱才,用才之人。古语有云: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在那个诸侯群起,四方割 据的乱世之中,曹操之所以能从一个起初 只有五千人马的小小地方军阀迅速成长, 历经几十年的东征西讨,除袁术,破吕布, 灭袁绍,定刘表,从而统一北方的大片土 地。应当归功于他的爱惜人才,心胸开阔。
煮酒论英雄
用人唯贤,唯才是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里的“千里马”指的是人才,而“伯乐”指的是善于相人、 用人者。在三国这个特殊的分裂时期,华夏大地上英雄辈出, 人才济济。缺乏的是那善于挖掘人才的“伯乐”,而曹操堪称 伯乐中佼佼者。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地网 罗人才。而且在用人技巧上也有其过人之处,因为他一向坚持 用人唯贤,唯才是用的原则。郭嘉在阐述“曹操十胜,袁绍十 败”的论说中讲到:“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 用人唯才,以度胜也。”这句话并非逢迎拍马之说,而是能一 针见血,点明袁绍与曹操在用人上的本质区别。
煮酒论英雄
曹操本可以一刀砍了关公,以绝后患,但他他舍不得。他深 知关公是个罕见奇才,杀了未免可惜。于是他答应了关羽提出 的三个条件。回到许昌,曹操为了收买关公的心,便三日一小 宴五日一大宴地邀请关公,金钱美女更不在话下,而关公却分 毫不动,最后曹操连那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都慷慨相赠。 而关公虽在归降曹操期间斩杀了袁绍麾下的两名大将颜良 与文丑,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但当他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毫 不犹豫的辞别曹操,前往投奔刘备。曹操纵有千万个舍不得也 没有强加阻挡,还亲自送行。这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出来的举动, 如果曹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那关羽怎能活着离开!而且关羽 在离开中,又上演了一出“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候五关斩 六将”的“好戏”。将曹操几员守城大将一个不留的杀了,然 后扬长而去。
一颗复杂多 面的钻石
一、枭雄
英雄无泪,枭雄无情! 曹操究其一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在他实 现理想-------成为一方霸主的时候,他可谓“呕心沥血”,遇神杀神,遇 佛杀佛,一切对他事业的人不利的人,他都选择毫不留情的杀掉,不给对 方以反驳的机会,也因此留下了心狠手辣的名气 曹操遇事果断,还富有韬略、足智多谋,在战略、战术方面,常能应付 裕如。他在战斗时,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常用声东 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 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 。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 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徐州牧陶谦 病死,曹操欲乘机袭取徐州,然后再击吕布。荀彧劝阻之。曹操思虑之下 便改变主意,以全力击败吕布,平定了兖州。接着徐州也归附了。 由上可知,荀彧在战略决策方面屡次纠正曹操的疑误想法,因而对曹操 的成败存亡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其他谋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样功勋, 为曹操所称誉。足证曹操对战略部署极为重视,事先都与群僚仔细商讨。 他能采纳别人的正确策略,说明他的判断力是很强的。也显示了他任人唯 贤。
然而,凭什么说姓曹的称帝叫“篡汉”,姓刘的称 帝就称“续正统”呢?难道姓刘的无能,还要抱着 玉玺和天下百姓同归于尽,却不允许那些有才有德 的人来管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帝 王之位,能者居之。如果说曹操是汉室的乱臣贼子, 那么商汤灭桀,武王伐纣,刘邦诛秦,又算作什么? 难道说他们也是奸臣?无奈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曹操能在有生之年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 中国,缔造一个太平盛世,那么现在一定是一个受 万民顶礼膜拜的有道明君。可惜历史已成定局,曹 操纵有万千冤屈,又有谁能说清道明?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讲到刘备兵败,投 奔袁绍,兄弟分离。关公被曹兵困与一座土山之 上,走投无路。而曹操对关公的神武仰慕已久, 在讨伐董卓时见关公温酒斩华雄,便知关公乃不 可多得的将才,一心想收为己用,苦于没机会。 现在关公败在自己手上,正是天赐良机。于是他 让张辽去劝降关公,结果关公答应了,不过附加 了三个条件。这也许是史无前例的投降方式吧, 哪有败兵之将还有条件投降的。而其中最让人无 法忍受的是第三条:“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 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样一来,曹操不是养虎 为患再放虎归山吗?
高一(12)班
曹操的身平简介:
魏武帝曹操(公元 155 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 15 日),字孟德,小名阿 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 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 家、军物评价: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陈寿《三国志》 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清)毛宗岗 曹操是一个有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英雄。 ------鲁迅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 诗人。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