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秋分点:黄道对于天赤道的降交点为秋分点●春分点: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方位:是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视行路线●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做视星等。
●光度:表示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视半径:天体半径相对于地心张开的角叫做视半径。
●面积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叫做面积定律。
●下弦月:由满月变为新月的过程中,西距太阳90°,先日而出,后半夜见于东方天空的月相称为下弦月●月相变化:月球明暗两部分变化状况则称月相变化。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恒星月:在天球上取一个恒星为定点,并以此为参考点,月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为恒星月,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
●恒星日: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太阳日就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晨昏蒙影: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称为晨昏蒙影。
●白夜:夏至日,北纬60°的地方,整夜处于民用晨昏蒙影状态中,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
这种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象,被称为白夜。
●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
从早晨日出到傍晚日落,太阳高度先是由小变大,然后是由大变小;正午时刻,太阳中天,这时它升的最高,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历法: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安排年、月、日的法则●法定时:许多国家为了自身便利,在制定标准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理论上的标准时进行各种调整。
这就是法定时●食分:在“食甚”时,日轮或月轮被“食”的程度,叫做食分●潮汐变形:从全球范围来看,潮汐现象首先是地球的形变现象,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正球体变成不很明显的长球体的周期性形变,称为潮汐变形●引潮力:地心所受太阳引力是全球的平均值,地球上各点受的太阳引力与地心所受太阳引力之差称为引潮力二、辨析题●地理纬度与地心纬度相差最大的地方应该在赤道。
(×)解析:南北纬45°●月球与太阳的会合运动周期是一个恒星月。
(×)解析:朔望月●在天空中距太阳90度以外的地方是地内行星。
(×)解析:地外行星,地内行星黄经<90°●五带是严格按照热量划分的。
(×)解析:纬度●严格地说地球上的极点白昼与黑夜各有半年的时间。
(×)解析:白昼天数比黑夜多5天●中国的二十四气是按照民间习惯划分的。
(×)解析:按太阳黄经划分●二十四气中单数为节气,双数为中气。
节气与中气之间相差约一个月,称为节月。
(×)解析:相邻两个节气间隔时间为1个月,相邻的节气与中气间隔时间为半个月●地球自转的某一瞬刻,各地有不同的钟表时刻,因而也有不同的物理时刻。
(×)●同一物理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钟表时刻可以是相同的。
(×)●区时计算上是东加西减,日期进退上是东进西退。
(×)解析:西进东退●●月偏食是月球进入地球半影中产生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是新月月相。
(×)解析:满月三、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这种自转称同步自转,因而月面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且在月球天空上地球(无)升落。
由于潮汐摩擦的存在,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速度长期变慢,且后者快于前者,总有一天月球会变成地球的(同步)卫星,那时月球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在地球上看月亮(无)升落。
2、月相变化取决于(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和(地球上观测)月球的方向,当日月黄经差为0º时,日月相(合),月相为(新月)月;日月黄经差为90º,且月面西侧亮时,月相为(上弦)月,在日月会合运动中为(东)方照;日月黄经差为180º时,为日月相(冲),月相为(满)月。
其变化周期为一个(朔望月)月。
满月时日月升落表现为(此生彼落)。
该图表现了太阳的回归运动,根据图示填空:(每空0.5分, 计5分)3、地球位于轨道上的最(南)点,此时太阳位于黄道上的5(北至)点,地球从1—2—3,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由(北)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地球从3—4—1,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四、绘图题1、绘出在30°N春分点升出地平时刻,黄道、天赤道、地平圈三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黄道与地平圈张开的角距离。
2、绘图说明仰极高度=地理纬度=天顶的赤纬。
3、对于30°N,请绘出地平坐标系的圆圈系统,注明地平圈与天赤道上的各点。
4、若地理纬度为45°N,试绘出当地地平坐标与第一赤道坐标系,标明天球上的相关点。
5、试根据黄赤交角绘出黄道与天赤道的关系,并标明二分、二至点的位置,说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规律。
6、试绘图说明地内行星与太阳的会合运动规律。
(图参考下图)五、简答题1、比较银河和银河系,什么是河外星系和总星系?2、古人怎样知道月球是最近的天体的?为什么对地球来说,月球是一个重要的天体?①月球有时会遮掩太阳,行星和恒星,却从没被别的天体遮掩过②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和地球相互绕转产生月相变化,因此产生古代历法。
③月球对地球的潮汐现象起主导作用。
3、为什么月球的自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天文学上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来说明其长度。
月球是同步自转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一个恒星月。
恒星月与朔望月不同,恒星月在天球上是一个定点,以此为参考点,月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为恒星月,是月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而一个朔望月,是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
由于月球在天球上每天向东运行,是个动点,以此为参考点的周期转过的角度大于360°。
所以,月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4、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为什么月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恒星月是在天球上取一个定点,以此为参考点,月球公转360°所用的时间长度,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朔望月与恒星月不同,一个朔望月,是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
天文学上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以转过360°所用的时间来说明其长度。
月球是同步自转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一个恒星月。
朔望月是月球在天球上每天向东运行,是个动点,以此为参考点的周期转过的角度大于360°。
所以,月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而不是一个朔望月。
5、分析地轴进动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后果①圆锥形运动的圆锥轴线,垂直于地球轨道平面,指向黄极;②圆锥的半径为23°26′,就是黄赤交角;③进动的方向向西,同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退行”就是这个意思。
④进动的速度是每年50.29″,周期为25800年。
①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②北极星的变迁;③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④造成二分、二至点西移,每年西移50.29″;⑤使得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6、试分析地轴进动与极移的差别。
极移和地轴进动都是地球自转轴的运动,但是,它们的运动形式,运动周期和运动结果都根本不同,不能互相混淆。
极移是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幅度很小,一般不超过0.5″,或15米,极移不改变天极和天赤道在恒星间的位置,对天体的赤道座标和黄道座标没有影响,只能使地理座标产生微小的变化。
极移的轨迹是连续不断的圆圈,大体上反映出一种周期性运动。
地轴进动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
天极围绕着黄极,以23°26′为半径作圆周运动,周期约为25800年。
天极的运动是真实的运动,使得天极、天赤道和春分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都不固定,结果造成回归年的长度短于恒星年,天体的赤经、赤纬和黄经都要受到影响,但却不能改变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数值。
7、地球上分哪五带?五带具体是怎样划分五带的。
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①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划分,有无直射阳光的纬度——南、北回归线,它们是热带与南北温带的天文界限,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为热带。
②依据昼夜长短划分:有无极昼夜现象的纬度界限——南、北极圈,它们是温带与寒带的天文界限。
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为寒带,这样极圈与回归线之间就是温带。
8、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其制历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
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
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
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
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
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
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9、为什么中国旧历平闰年相差一个月?概述它的优点有哪些方面?原因: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长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
故中国旧历平闰年差一个月。
优点:①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②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与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③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④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因此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10、现行阳历平闰年为什么仅相差一天,其优点是什么?而现行阳历是依据回归年制定的,其首要问题是历年,回归年365.2422日,平年365日,余下的0.2422日每四年积累月1日,多出的1日补在当年的2月,故现行阳历的平闰年相差一天。
①现行阳历与季节变化周期相符,适于农业生产。
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③现行阳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因此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④历年与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与366日两种;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11、为什么中国旧历平年和闰年相差一个月而现行阳历平年和闰年只相差一天?中国的旧历属于一种改进的阴历,其首要问题是历月,依据朔望月历年是完整的历月的积累,12个历月比回归年长10.8750日,三年就积累出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年额外加了一个历月变成了13个历月成为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