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学案

2019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学案

第二节城镇化【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教学过程:【导】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概括城镇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意义。

2.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3.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学】知识点一:城镇化的意义先阅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限时8分钟)材料一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1985年-2000年的城镇化示意图材料二国家统计局2019年8月15日的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城市数量显著增多,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32个,到2018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72个。

同时,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1949年末,城市人口共3 949万人;2017年末,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户籍人口达到48 356万人。

材料三大都市区优先友展(厦漳泉一体化)厦漳泉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属福建省东南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城镇密集区。

2010年,厦漳泉三市土地面积2. 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1万人,GDP总量7017亿元,人均GDP4. 3万元。

三市以占全省21%的土地承载了44%的人口、取得了49%的经济总量发展成就。

材料四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 137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 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 401万人,减少1 260万人。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

进城落户使更多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1.结合材料一、二,说出我国城镇化的表现有哪些?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什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结合人口迁移知识,思考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乡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3.结合课本及材料三、四,归纳城镇化的意义主要有哪些?【议】【展】【评】知识点二:世界城镇化进程先阅读先阅读教材34-37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限时8分钟)材料一1800—200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三课本37页活动“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材料四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兴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材料五课本36页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1.读材料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哪一个早?为什么?1975—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为什么?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哪一个高?试从起步时间、目前速度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特点的差异。

2.读材料二、三,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哪一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在地区分布、速度、水平等方面有何显著特点?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发展新趋势是什么?3.读材料二、四,城市空心化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哪个阶段?此阶段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发展新趋势是什么?4.读材料二、五,20世纪下半叶,面对大伦敦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由此归纳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议】【展】【评】知识点三:城镇化的问题阅读教材第38-39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限时8分钟)材料一空气质量、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商品住房价格保持稳定、“房住不炒”得到落实……2019年1月14日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透视出过去的2018年北京的一系列新变化。

曾经,北京聚集了大量非首都功能,城市体量不断扩张,人口稠密,产业集聚,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堪忧的“大城市病”让这座特大城市不堪重负。

如今,北京明确定位,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北京逐步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变。

但北京的高峰拥堵和雾霾仍是“痛点”。

材料二北京市城区的城市热岛现象较明显,图2为2017年4月某日北京地区城市和郊区平均气温水平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范围包括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

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并将在城市治理体系、城市规划设计、智慧城市管理模式等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展望未来,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读材料一,归纳北京市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指出雾霾的污染源有哪些?2.读材料一,北京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读材料二,在图中画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简图,并提出减缓热岛效应的措施。

4.读材料二,思考北京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哪些要素的影响?5.读材料一、三,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为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议】【展】【评】知识点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阅读教材第39-41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限时6分钟)材料课本40页活动探究: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

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议】【展】【评】【固】读某省城镇、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A.城镇工业产值增加B.城镇人口总量增加C.城镇面积扩大D.城镇数量增加2.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是()A.城镇化不利于工业化B.工业化限制城镇化C.城镇化与工业化无关D.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大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4.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镇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郊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下图为1850—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逆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C.1970年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得益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镇人口数量大致相当6.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例增加B.美国城镇绿地不断减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C.中国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城乡差别D.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8.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例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0.“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读漫画,回答11-12题。

11.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用地紧张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1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

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A.东北部B.西南部C.西北部D.东南部1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A.甲B.乙C.丙D.丁1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