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提纲以及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提纲以及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爱琴文化和希腊神话传说一、米诺斯文明Crete 克里特岛是米诺斯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摇篮、起源之所在。

克诺索斯王宫————————迷宫克里特人使用的文字————线形文字A米诺斯文明史上古文明由西亚、北非向欧洲大陆传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二、迈锡尼文明(1)迈锡尼文明的缔造者为阿卡亚人。

(2)爱琴文明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古代爱琴海地区青铜文化的统称。

(3)迈锡尼人的文字————线形文字B(4)阿卡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血与火的征服活动构成了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愿望。

《荷马史诗》征服true。

(5)迈锡尼走向衰落的关键因素:迈锡尼攻陷特洛伊。

——————衰落。

三、荷马时代(黑暗时代)N(1)特洛伊战争之后,繁荣的爱琴文明彻底衰落了,希腊由此进入了荷马时代。

所谓的荷马时代是指公元前1100年——前800年这一段时间,正是荷马史诗反应的时代,故被称为荷马时代。

(2)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

两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大的部分。

(3)《荷马史诗》并非出自于一人之手,是古希腊全民共同智慧的结晶。

(4)《伊利亚特》的线索:阿卡琉斯的愤怒。

(5)出自于特洛伊战争的成语典故:木马计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一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

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进城内。

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

后称潜入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为“木马计”。

,阿卡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

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

后来,阿喀琉斯被赫克托尔弟弟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脚跟,因是其唯一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点。

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人射中致命,现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6)《荷马史诗》的意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文献价值希腊神话(1)希腊神话特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人性和神性。

人性:外貌、性格、七情六欲、弱点神性:代表某一些超凡、超自然力量,控制自然、自然现象;创造人、控制人、主宰人的命运。

(2)希腊神话载体:《荷马史诗》。

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荷马史诗》(3)《神普》是希腊人追溯家族谱系整理出来的深的谱系。

《神普》作者是赫西俄德。

(4)美貌和性爱女神:阿芙洛狄忒(5)三位处女神明:智慧女神,雅典娜;狩猎女神:阿尔忒米斯;灶神:赫斯提娅。

(6)产生“一年四季交替演变”是由于春神,波尔赛弗捏。

(7)厄洛斯(丘比特,盲人):爱情是盲目的。

(8)希腊神话的意义:1)反映了原始初民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力的自然现象的理解。

对自然是既抗争又依存。

2)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

3)希腊神话与希腊宗教史统一的多神教。

(9)《神谱》的意义:1.社会意义——《神普》的问世继承了荷马史诗的传统,树立了宙斯在天上和人间的统治地位,加速了从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拜转为宙斯崇拜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2.文化意义——1)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2)以伪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10)梭伦改革的措施:1.)颁布《解负令》;2)根据财产的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阶段;3)设立了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议会;4)制定促进了工商业发展的法律规范,采取一些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雅典的最高法庭:梭伦提出的——“陪审法庭”斯巴达斯巴达的政治改革建立在库古的政治改革思想之上。

全民皆兵,重武轻文,看上去就像巨大的军营,施行军事集权制度。

希波战争(1)希腊胜利使东西文化形成并存的局势。

斯巴达人谨牙斯人希诺人(2)雅典靠希波战争的胜利为自己提供人力物力走向了文化上最高的繁荣顶点。

古希腊悲剧喜剧——哲学起源于神话传说。

(1)悲剧的起源:对赞美酒神的颂歌和祭祷,对其具有身体崇拜。

酒神——雅里索斯掌握葡萄酒的过程。

(2)悲剧的特点:始终带有宗教色彩;题材多为神话和英雄传说‘表演场所多为布景简单的露天剧场;主题思想:人的命运和人的自由意志矛盾冲突。

(3)悲剧中三大诗人:之父:埃斯库罗斯,其三部曲为《阿伽门农》、《奠酒人》、《降幅女神》悲剧界的荷马: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德斯代表作《美狄亚》喜剧(1)喜剧特点:1)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主要与民主政治有关;2)内容自由,题材广泛。

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琐事;3)把严肃凝重的话语转变成愉快的说笑表演;4)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近于日常会话;5)在喜剧中作者的个性表现的更加突出。

(2)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3)米利都学派——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唯物主义派别(4)泰勒斯——哲学之父:万物的本源为水(5)毕达哥拉斯学派——希腊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6)从苏格拉底开始不再研究万物的本源问题;而是开始探讨有关人类幸福的伦理问题(7)柏拉图——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8)古代?与唯物主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主题思想:智德合一)、柏拉图(主题思想:理念论)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1)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他把医学从巫术引向科学。

(2)希腊哲学犬儒学派、快乐学派、麦加学派合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

(3)怀疑论学派(也称为皮浪主义)是古代的不可知论(4)希腊史学:希罗多德——历史之父修昔底德、色诺芬(5)希腊雕刻i.菲迪亚斯创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宙斯神像;希腊创造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罗德斯岛的巨人像;亚历山大灯塔。

希腊化含义:又称希腊主义,用来概括古代地中海东部地区由亚历山大大帝远征而开创的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发展特点罗马帝国的兴衰(1)政治历史发展分期:王政、共和国、帝国(2)王政时期的重要机构——库里亚大会王政时期的罗马仍是建立在父系氏族社会基础之上的,由300个氏族组成,每10个氏族结成一个包族,这个包族被称为库里亚。

元老:贯穿了罗马的整个历史。

由300个氏族每个氏族选一个元老。

(3)王政时期的政权机构主要包括:库里亚大会、元老院、国王库里亚大会:由国王召集,每个库里亚有一票表决权,库里亚大会有权处理国家最重要的问题。

罗马帝国的拓张前三头政治:庞培、凯撒、克拉苏后三头政治: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罗马文化(1)继承和受希腊文化影响,由希腊文化演变来的。

(2)拉丁文学泰斗——西塞罗(3)罗马文化历史上最卓越的诗人——维吉尔,被后世称为第一个个人创作英雄史诗,名作:《埃涅阿斯记》(4)罗马历史上最早的职业诗人——贺拉西/斯(5)罗马法的分类:从形式上: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惯例法)不成文法:弹性,偏贵族从性质上:公法和私法私法:对后世产生影响法律规范的范围: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整的奴隶制法律;《法学总论》、《法学汇编》、《新赦令》、《查士丁尼法典》一起合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7)罗马法学五杰:盖乌斯、伯比尼安、保罗斯、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8)罗马法的历史意义罗马法是完整地体现商品生产的法律,正好符合了近代资产救济的需要,成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的人全宣言以及拿破仑法典制定的重要参照物;罗马的自然法的思想也成为了近代西方自然法学派和近代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重要理论渊源,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自然法思想都源自于此。

私法。

(9)罗马建筑中最具有娱乐性代表建筑——科罗西姆大剧场(竞技场)——罗马永恒的象征。

(10)罗马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纪念性——凯旋门的纪功柱。

罗马时期的宗教(1)罗马被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国家的发展,罗马的宗教生活与文艺生活完全分离;(2)功能——宗教的功能在于1)维护现实生活秩序2)和政治秩序3)加强法律的威严(3)基督教的含义:其实指的就是以信仰耶和华上帝为全知全能的和独一无二的神,信奉耶稣为救世主,信奉《新旧约全书》为基本经典以及“三位一体说”为基督教义的各个教派的统称。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4)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联系:作为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基督教是从民族主义的犹太教中发展起来的,它沿袭了犹太教的圣教历史、罪孽意识、就是复印以及犹太教的基本教规等等内容,并保有犹太教的特点。

区别:基督教接受了律法确又不拘泥于律法,更为侧重的是内在的信仰;基督教也加入了新的、并且往往是与犹太教道德观念相反的道德因素;基督教沿用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已经形成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理论体系,走出了犹太教的此岸性和直观性成为了一种唯灵主义的宗教。

和犹太教相比基督教更为重视个人的内在信仰和灵魂得救。

(5)三位一体说是基督教的教义;指的是圣父、圣灵、圣子(耶稣);具体包括:独一论、转化论、救赎论、复活论、末日轮(末日审判论)基督教礼仪(6)新教只保留了基督教中的圣洗礼和圣餐礼(圣体礼)(7)十字军东征1054年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和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对耶路撒冷的占领,它们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在希腊文化的东方世界(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亚、埃及等)与拉丁文化的西方世界(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高卢等)之间出现的分裂。

这种裂痕看起来好像是由于政治原因——罗马帝国的分裂造成的,但在实质上,它却是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早已潜藏的深刻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

蛮族大入侵之后东西教会之间的矛盾更由于东罗马帝国与西欧封建社会之间的政治隔阂而加深,最终铸成了1054年东西教会的大分裂。

教皇号召和赎罪承诺激励基督教徒进行了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历史十字军中唯一在军事上取得圆满成功的一次。

最后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目标已由亚洲转向了埃及和突尼斯基督徒的战斗力随着宗教热情的下降而大大削弱。

1291年拉丁王国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亚克城落入穆斯林之手,喧闹一时的十字军东征自此结束。

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制度是封建阶级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未在整个社会广泛普及)三、大学:全新的文化教育普及方式大学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的学生会社制;一种是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会社制(剑桥、牛津在11、12世纪成立)中世纪文学(1)英雄史诗: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后被称为尼伯龙跟特体)(2)哥特式建筑——高细直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