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剖析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剖析


三、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1、托兰特公会议及其信纲--整饬教会纪律, 革除教会弊端,重振道德风气。
2、组建耶稣会--加强罗马教会的战斗力和 天主教信仰的感召力,积极开展海外宣教,用 欧洲以外的宗教扩张来弥补欧洲内部的损失。
经过内部的改革运动,罗马天主教会保住了 欧洲的半壁江山,以南欧拉丁语世界为根基, 积极配合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运动,在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奥林匹亚竞技会--崇拜宙斯的体育
竞技和文化集会活动(始于公元前776年,每 四年一届)。
3、厄琉西斯祭典仪式和酒神祭--希
腊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
二、希腊悲剧与命运
1、希腊悲剧故事举要:
A、特洛伊的悲剧
B、俄狄浦斯的悲剧
2、希腊悲剧(Tragedy)的启示:
命运
自由意志
3、命运悲剧与道德悲剧--俄狄浦斯与
代到公元4世纪双方在莱茵河、多瑙河的对峙。
2、蛮族大入侵--从公元376年西哥特人越
过多瑙河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3、基督教对蛮族的教化--从克洛维受洗
到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第五讲:
基督教与西欧 封建社会
一中、西修文道化院理与论庄分园析经济
1、“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的 内涵和起源,领主与封臣的层层分封。庄 园构成了封建制度的基本“元素”。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两 大哲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四中、西希文腊化的理科论学分析
1、希腊人从埃及、巴比仑等地学习和发展了 几何学、天文学、医学等。
2、自然哲学家用还原论和循环论来解释万物 的生灭变化,原子论的世界模型(原子碰撞与 旋涡运动)。
3、实验科学:解剖学与艺术,几何学、力学 与建筑,希波克拉底的临床医学等。
二、希腊神话的源流传统
1、埃及宗教 的影响(如迷 宫、半人半兽 的神、斗牛、
工匠)
2、北方游 牧民族神话的 影响(战神、
征服者)
3、巴比仑神话 的影响(神谱)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 欧语神话相融合的结果。
三、希腊神话的文化特点
1、谱系明晰(教材第11页神谱):
A、反映了古代希腊人以生殖原则为 纽带的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观点。
2、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繁琐的形式论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
3、基督教信仰与骑士文学--天国理
想与浪漫情调。
4、唯灵主义与哥特式建筑--深沉痛
悔的罪孽意识与光辉澄明的救赎福音的奇妙结 合。
基督教信仰构成了中世纪 西欧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返回)
四中、西中文世纪化基理督论教分文析化的内在矛盾
哈姆莱特
从希腊悲剧到希腊喜剧(Comedy):
城邦制晚期的 政治冲突和希 腊化时期的东
方享乐主义
从悲剧精 神向喜剧精
神的演化
希腊社会风气的蜕 变,自我意识和怀
疑精神的兴盛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与发展
1、希腊哲学的两大派别:
A、自然哲学--强调质料(material) 或具象性的元素(element)
一、基督教与“两希”文化
1、基督教 与希伯来 文化(犹
太教)
A、犹太民族的苦难 历程和罪孽意识
B、摩西十诫与律 法主义
C、弥赛亚与基督
D、社会解放运动 与灵魂救赎理想
2、基督教 与希腊文 化(柏拉 图主义)
A、奥林匹斯宗教与 奥尔弗斯神秘祭
B、柏拉图主义与 灵肉对立
C、斐洛对“两希” 文化的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
主讲人:赵林 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第一讲: 希腊神话与希腊社会
一一、、希希腊腊文文化化的的地地域域范范围围与时间跨度
1、地域范围: 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
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 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 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
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 元前26-前12世纪) 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 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 前4世纪)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 2世纪)
葡萄牙人 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再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海的航线,在印度的果阿和 中国的澳门建立了殖民据点,控制了东方的香料和巴西 的蔗糖贸易。
三中、西罗文马化文理化论概况分析
1、罗马文化的特征:
A、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的模仿--公
元前2世纪以后,罗马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宗 教、科学、建筑等各方面模仿希腊人,同时也 把绚丽多彩的希腊文化功利化和粗鄙化了。
B、罗马的英雄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 主义--对国家的忠诚、对荣誉的重视、对利
益的向往、对肉欲的放纵。
3、图拉真时代的罗马版图--地跨三大
洲的超级帝国,“条条大路通罗马”。
二中、西罗文马化的理政论治分制析度
1、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贵族
平民
骑士
元老院、 执政官
保民官、 平民会议
职业军队、 执政官
罗马兵制的转变(从共和国到帝国):
义务兵制(罗马公民)--志愿兵制(罗马无 产者)--雇佣兵制(日耳曼蛮族)
十字军东征
(1095-1291年)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 世界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 它是西欧基督徒的狂热信仰
与贪婪欲望的奇妙结合。
进一步加深了基督教世界 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仇恨
(返回)
三中、西中文世化纪西理欧论社分会析的文化概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督教信仰对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
1、教会与大学--大学最初是教会扶
持的反异端堡垒,后来却演变成自由思想的 摇篮。
四、希腊城邦社会的政治状况
1、希腊城邦(Polis)的特点:
A、殖民活动与文化联系(泛希腊主义) B、分离主义与自由主义(与波斯帝国形 成鲜明对照) C、城邦与公民--一个有着足够人数的公
民集团即城邦;有权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人即 公民。
2、城邦政治体制发展的一般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城邦制度通过 僭主制或寡头制又走向了君主制,分离的希腊 城邦也在相互争战中逐渐走向了统一的马其顿 帝国。希腊城邦时代由此过渡到希腊化时代。
二、宗教改革的发展与意义
1、新教(Protestantism)三大主流教派:
马丁·路德率先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以“因 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开创 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信义宗)。
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推动了英国宗教改 革运动,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
加尔文教强调勤奋节俭的美德,为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归正宗)。
2、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宗教意 义
世俗意 义
克服了罗马天主教的内在矛 盾和虚假信仰,把宗教理想 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并且 通过宗教分裂的事实而促进 了宗教宽容。
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 专制格局,在客观上推动了 自由精神的生长、民族国家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B、神权的替代和神系的更迭揭示了 一种深刻的命运观。
(返回)
2、神人同形同性:
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 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 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误, 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英 雄“hero”的希腊原义)。
由此导致了希腊神话和整个希腊文化 的和谐之美的基本特点。
3、斯巴达与雅典:
A、斯巴达--寡头政治(28位元老和两位 国王统治),国家共产主义制度,尚武精神。
B、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五百人 会议和陪审法庭三权分立),自由精神,辉煌 的文化成就。
第二讲: 希腊文化概况
一、希腊人的宗教生活
泛希腊的宗教中心:
1、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
神谕的主要场所。
2、修道院和教会通过控制灵魂上天堂 的特权而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庄园主。
3、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粗鄙生活。
二中、西罗文马化教理会论与分封析建王国
统一而组织 严密的罗 马教会
分散而彼此 隔绝的封 建王国
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历史 的主线,罗马教会的权力在13世纪达到顶 峰,从“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 开始走向衰落。
4、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 天文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地心说等)。
五中、西希文腊化化理时论代分的析文化
1、从希波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
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2、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在亚洲、 非洲的广泛传播--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中
心东移(亚历山大里亚)
3、东方的希腊化与希腊的东方化--
内在矛盾,以古代的权威来取代中世纪的
权威,导致了感性意义上的人性解放。
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
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一批 杰出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开创了 一个绚丽夺目的文化时代。
文学大师--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拉伯雷、塞万提斯、伊拉斯谟、莎士比亚
艺术巨匠--乔托、波提切利、提香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第二阶段: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
从尼西亚公会议(325年)到卡尔西顿公会 议(451年)。
公元4-5世纪修道运动的发展。 公元380-392年,狄奥多西皇帝将基督教 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经过数百年的较量,基督教最终战胜 罗马帝国而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
三中、西基文督化教理与论日分耳析曼蛮族
1、罗马帝国与日耳曼蛮族--从恺撒时
D、教父派对希腊哲学的改造
二中、西基文督化教理在论罗分马析帝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早期的传教和殉道历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