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2、名词活用为状语 ⑴、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廊腰缦回 蜂房水涡 寄蜉蝣于天地 ⑵、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意洞手书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辇来于秦 不可数计 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骊山北构而西折 水击三千里 前辟四窗 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良庖岁更刀 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东犬西吠 ⑺、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⑴渭流涨腻 ⑵齐楚之精英 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⑷鲲之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和状态。
常见定语后置句的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
例:客有吹洞箫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
者
3、中心词+之+定语
例:凌万顷之茫然
常见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否定句(包括“不、弗、未、非、否、毋、无、莫”)中代 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四海一 可怜焦土 三餐而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 汝幸而偶我 ⑵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 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我腾跃而上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 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 常用作动词 。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垣墙周庭
例如:
⑴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⑵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 5、被动句
常见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者,……也∕……者,……∕……也 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⑶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连用,表加强 肯定语气)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 ⑶天灾可以死 ⑷而征一国者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 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一 般处在句子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 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常见被动句的几种形式
1、谓语+于……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见+谓语/见+谓语+于 例: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受+谓语/受+谓语+于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动词 例:为天下笑 5、为……所……/……为所……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无任何标志被动句 例:戍卒叫,函谷举∕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第四单元
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小结
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 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 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2、“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 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⑴是吾不是处
3、用“乃”、“是”、“为”、“则” 等词表 判断。 ⑴吾亦望其言是实
常见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⑶ 室西连于中闺
1、族秦者,秦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指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
与事物的意义。这时动词一般处在句子的 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⑵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 物发出这个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 不及物动词上。
•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 曷)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谓语前。
• 之二虫又何知?
而又何羡乎?
• 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乎待也哉!
• 而今安在哉?
•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 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句中的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 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翻译的。名词的意 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 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 理解和翻译。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 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