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
⑶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从“现金牛”产品身上挤了太多 的奶,结果“牛”死了。
*波士顿矩阵的应用法则
(1)成功的月牙环 各种业务的分布呈现月牙环形,这是成功企业的象征
。因为这说明盈利大的产品不止一个,而且这些产品的销 售收入都比较大,还有不少明星产品,问题产品和瘦狗产 品的销量都很少。若产品结构散乱分布,说明其事业内的 产品结构规划好,企业业绩必然较差,这时就应区别不同 产品,采用不同策略。
(2)黑球失败法则 如果在第三象限内一个产品都没有,或者即使有,其
销售收入也几乎为零,那么可用一个大黑球表示。该种状 况显示企业没有任何盈利大的产品,说明应当对现有产品 结构进行撤退、缩小的战略调整,考虑向其他事业渗透, 开发新的事业。
(3)西北方向大吉 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四个象限中的分布越是集中于西北方
二、SWOT分析法
内部环境
优势S ={S1,S2,S3}
劣势W ={W1,W2,W3}
外 部 环 境
机会O ={O1,O2,O3}
SO组合 ={(O1,S1,S2), (O2,S1,S3),(O3
,S3)} “极大—极大”原则
WO组合 ={(O1,W1),(O2
,W2,W3)} “极大—极小”原则
向,则显示该企业的产品结构中明星产品越多,越有发展 潜力;相反,产品的分布越是集中在东南角,说明瘦狗类 产品数量大,说明该企业产品结构衰退,经营不成功。
(4)踊跃移动速度法则 从每个产品的发展过程及趋势来看,产品的销售增长率
越高,为维持其持续增长的所需资金量也相对越高;而市 场占有率越大,创造利润的能力也越大,持续时间也相对 长一些。按正常趋势,问题产品经明星产品最后进入金牛 产品阶段,反应了该产品从纯资金消耗到为企业提供效益 的发展过程,但这一趋势的移动速度太快或太慢对企业发 展均不利。
内部劣势
内部优势
防御性战略
多种经营战略 威胁
三、VRIO框架
VRIO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一种分析工具,可用于分析 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探讨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可 能贡献。通过分析,我们就能较好地把握企业的内部优势和 劣势,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更具科学性。该分析工具被称为 VRIO框架。
VRIO代表了它们必须仔细审视的四个问题:价值 (value)问题、稀缺性(rarity)问题、可模仿性 (imitability)问题和组织(organization)问题(见下
3.机会(O)分析
用对勾(√)标出对下面每一项陈述的看法
没有 也许有 有 (1)我们可以为更多的客户团体提供服务 (2)有新的市场机会 (3)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扩展产品/服务范围 (4)我们可以开发相关新产品 (5)我们能够控制资源和供给活动(垂直管理) (6)贸易壁垒正在减少,国外市场的大门向我们打开 (7)竞争对手满足于现状 (8)市场的发展速度比过去快 (9)法规的减少使我们做起生意实力很强 (2)我们的经验超群 (3)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4)我们是公认的市场领先者 (5)我们有精心设计的运营战略 (6)我们有规模经济优势 (7)我们在客户中信誉良好 (8)我们的技术有专利权 (9)我们善于研制新产品 (10)我们有管理优势 (11)我们的技术一流 (12)我们有成本和定价优势
➢ (2)行业结构吸引力:竞争对手实力、竞争强度、进
➢
退障碍
➢ (3)经济吸引力:平均收益率、边际收益率、
➢
预期收益率
➢ (4)技术吸引力:技术密集度、进步速度、吸纳性
3、GE九方图法
➢ (1)绿灯区——扩张战略
➢ 增加营销投入,竞争性定价,新产品开发, ➢ 兼并收购
➢ (2)黄灯区——维持战略
评分说明:
⑴优势与劣势中,选“不同意”得1分,选“中立”得2 分,选“同意”得3分;
⑵挑战与机会中,选“没有”得1分,选“也许有”得2 分,选“有”得3分;
优势(S)得分= 劣势(W)得分= 机会(O)得分= 挑战(T)得分= 总得分=(S+O)-(W+T)
SWOT战略分析 机会
扭转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
2、麦肯西矩阵法
➢ * SBU竞争地位从四个方面去衡量:
➢ (1)产品竞争力(性能/价格比) ➢ (2)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占有率) ➢ (3)在关键市场中的地位 ➢ (4)竞争的基础(供、产、销、研、开、服的能力)
➢ * 经营领域吸引力从4个方面去衡量
➢ (1)市场吸引力:容量、增长率、周期性、收入弹性
表):
VRIO框架的应用
对价值、稀缺性、可模仿性以及组织问题的探讨可以 归纳为一个独立的框架(如下表),该框架有助于我 们理解企业开发其资源或能力的收益,同时也说明了 VRIO框架与组织强势和劣势之间的关系。
四、战略选择矩阵法
1、波士顿矩阵法
波士顿矩阵
市 场 增 长 率
市 场 增 长 率
波士顿矩阵的应用
失败的三条路线:
⑴许多企业将从“现金牛”类产品赚来的钱,重新投资 在该类产品上,而对“问题”类产品投资不足,导致“问题 ”类产品变成了“ 瘦狗”类产品,而未变成“明星”类产 品,这种用将来的机会换取现在的金钱得不偿失,极不利于 企业的长期发展。
⑵一些企业对竞争对手或新进入者没有足够的警惕,允 许它们在高增长的市场上增加市场份额,结果使自身在“明 星”类业务上的投资不足,“明星”类产品变成了“问题” 类产品,进而变成了“瘦狗”类产品。
威胁T ={T1,T2,T3}
ST组合 ={(T1,T2,S1,S3 ),(T2,T3,S1,
S2),(T3,S1)} “极小—极大”原则
WT组合 ={(T2,W1)} “极小—极小”原
则
注:O1—代表机会1,T1—代表威胁1;S1—代表优势1; W1—代表劣势1;其他依次类推。
1.优势(S)分析
不同意
中立
同意
2.劣势(W)分析
用对勾(√)标出对下面每一项陈述的看法
不同意 中立 同意 (1)我们没有清晰的战略方向 (2)我们的设备过时 (3)我们缺乏管理深度和管理才能 (4)我们缺乏一些关键技术和能力 (5)我们在研发方面落后于人 (6)我们的产品单一 (7)我们的市场形象糟糕 (8)我们的营销技巧很弱 (9)我们缺乏资金来改变战略 (10)我们的总成本比主要的竞争对手高 (11)我们的盈利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果答案显示这五个领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领域将发生巨大变化,则表明公司正在走向 动荡。你需要重新审视公司核心战略的基本要素, 甚至是核心业务本身。
2、发现你的隐性资产(你的未来在哪里?)
3、建立新核心业务的七个步骤
➢
市场细分,选择性产品开发,纵向一体化,
➢
降低成本,迷惑性定价
➢ (3)红灯区——收成战略
➢
提高价格,降低质量标准,“使用”设备,
➢
减少营销投入,出让生产线
五、核心业务重建方法
1、评价你的核心业务
通过回答下列五个概括性问题,你可以判断 出何时该重建公司的核心业务。多数公司可以通 过分析每个问题后面列出的具体答案,找到这些 问题的答案。
位置? (4) 分析每种力量的近期和未来可能变化,包括积极和消
极的变化。 (5) 指出行业结构中可能受竞争对手、新进入者或本企业
影响的方面。
4、行业结构分析时的常见错误
在进行行业分析时,应避免以下常见错误: *行业界定太广或太窄。 *只是列出一些因素,而没有进行严谨的分析。 *在分析时对所有力量一视同仁,而不是深入分析那些最 重要的力量。 *混淆因(买方经济实力)果(价格敏感度)关系。 *采用静态分析,忽略行业发展趋势。 *混淆周期性或短期变化与真正的结构变化。 *利用五力模型来判断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而不是来指 导战略选择。
战略管理的主要方法
内容提纲:
➢ 1.行业结构分析模型 ➢ 2.SWOT分析法 ➢ 3.VIRO框架分析 ➢ 4.战略选择矩阵 ➢ 5.核心业务重塑法
一、行业结构分析模型
1、决定行业竞争的五大力量
2、行业结构分析框架
行业分类Ⅰ 行业分类Ⅱ
3、行业结构分析典型步骤
(1) 界定相关行业: * 这个行业有哪些产品?那些产品属于另一个不同的 行业? * 竞争的地理范围是什么?
(2) 确定行业参与者,并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谁是 *买方和卖方群体? * 供应商和供应商群体? * 竞争者? * 替代品? * 潜在进入者?
(3) 评估每种竞争力量的基本动因,以确定那些力量是强 势,那些是弱势,原因何在? 确定整体行业结构,并检验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 为什么获利能力是当前这个水平? ➢ 那些力量控制着获利能力? ➢ 行业分析是否与实际的长期获利能力一致? ➢ 获利能力强的竞争者在无力格局中是否处于更有利的
成功路线:
所谓成功的路线是指从“现金牛”类产品赚来的 钱,不是全部投资在原来的业务上,而是投向“问题 ”类产品,努力将“问题”类转变为“明星”类产品 ,同时保证“明星”类产品向“现金牛”类产品转化 ,结果在矩阵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一家多产 品或多业务经营的企业,只有在拥有了一个平衡的产 品组合后,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其产品 销售额增长带来的机遇。
4.挑战(T)分析
用对勾(√)标出对下面每一项陈述的看法
没有 也许有 有
(1)成本低廉的国际竞争者正在进入市场 (2)更新换代的新产品的销售节节上升 (3)市场的增长速度比我们预期的慢 (4)汇率和贸易政策对我们不利 (5)各项法规让我们不堪重负 (6)我们因产品周期或衰退而处于劣势 (7)我们的客户/供应商越来越善于讨价还价 (8)客户的需求与品位与我们目前所擅长的相去甚远 (9)地域因素对我们不利 (10)行业进入壁垒太低 (11)行业技术变革总是悄然来临(事先没有或很少有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