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动作经济原则
工具物料及装置,布置 于靠近使用点
动作经济原则 - 21
© RAOZHONG 2002
动作经济原则 - 22
© RAOZHONG 2002
3 工艺顺序原则
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工 作顺序而排列
动作经济原则 - 23
© RAOZHONG 2002
4 使用容器原则
物品、零件应尽量使用 容器或装具
Momentum should be employed to assist the worker where possible, and it should be reduced to a minimum if it must be overcome by muscular effort.
动作经济原则 - 13
动作经济原则 Motion Economy
动作经济原则 - 1
© RAOZHONG 2002
动作经济原则
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在到最 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好好 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许多地方 发现许多不合乎此法则的动作,当然工作效率 会低,人员易于疲劳。
动作经济原则刚开始是由动作研究的创始者 GILBRETH所提倡,尔后再经过专家学者的改 进。
2 对称反向原则
双臂或双手之动作, 应反向对称为之。
动作经济原则 - 10
© RAOZHONG 2002
3 排除合并原则
排除不必要的动作。 尽量减少动作,或使 二个以上的动作能合 并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 - 11
© RAOZHONG 2002
4 降低等级原则
动作用最适宜最低次的 身体部位进行;如手的 运动可用手指、手腕、 前膊、上膊、肩五个部 位进行,但是尽可能设 计成只用手指或手腕即 可完成的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 - 26
© RAOZHONG 2002
7 照明通风原则
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 使视觉满意舒服
工作场所之光线应适度, 通风应良好,温度应适 度
动作经济原则 - 27
© RAOZHONG 2002
关于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
6. 避免突变原则 7. 弹道运动原则 8. 节奏轻松原则 9. 手脚并用原则 10. 适当的姿势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8
© RAOZHONG 2002
1 双手并用原则
双手的动作尽可能同 时开始、同时结束;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 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动作经济原则 - 9
© RAOZHONG 2002
动作经济原则 - 24
© RAOZHONG 2002
5 重力坠送原则
尽量利用重力方法坠送 零件、材料或成品
动作经济原则 - 25
© RAOZHONG 2002
6 近使用点原则
装配之物料之运送,应 尽量送至使用点
零件物料之供给,应用 其重力喂料及各种盛具 送至使用点,越近越佳。
堕送方法应尽量可能使 用之。
动作经济原则 - 12
级动 别作
枢 轴
运用部位
1 指 手指 节
2 手 手指、手腕 腕
3 肘 手指、手腕、前膊
4 臂 手指、手腕、前膊、 上膊
5 身 手指、手腕、前膊、 体 上膊、肩及身体其他 部位
© RAOZHONG 2002
5 利用惯性原则
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 利用之,但如须肌肉制止 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
1. 定点放置原则 2. 双手可及原则 3. 工序顺序原则 4. 使用容器原则 5. 重力坠送原则 6. 近使用点原则 7. 照明通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19
© RAOZHONG 2002
1 定点放置原则
工具物料应放置于固定 处所
动作经济原则 - 20
© RAOZHONG 2002
2 双手可及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16
© RAOZHONG 2002
9 手脚并用原则
减少手的工作负荷,可 用脚代替控制性的工作。
动作经济原则 - 17
© RAOZHONG 2002
10适当的姿势原则
应使用适当姿势操作, 避免疲劳及劳动伤害之 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 - 18
© RAOZHONG 2002
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2
© RAOZHONG 2002
基本原则
1. 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2. 动作量节约原则 3. 动作法改善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3
© RAOZHONG 2002
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在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具有进行动作能力 的部分,不管何部份,都希望全面能活用。
脚部或左手能操作的事,不使用右手。 尽量使两手同时作业,也同时结束动作。 双手不要使其同时静止,手空闲时,须动脑想另
动作经济原则
经过若干学者的研究,创立了为实现容易、 迅速而又减少疲劳的作业动作的法则,称之 为动作的经济原则。可归纳为三大类:
1. 关于人体的使用原则 2. 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 3. 关于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
动作经济原则 - 7
© RAOZHONG 2002
关于人体的使用原则
1. 双手并用原则 2. 对称反向原则 3. 排除合并原则 4. 降低等级原则 5. 利用惯性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 5
© RAOZHONG 2002
动作法改善原则
能动的部位使其全部活动,可以节约的能量可 以省去的徒劳动作也尽量去除,而动作的方法 还是有改善的地方。
动作能予规律化。 双手可反向运动,而不可同向运动。 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尤其尽量利用动力
装置。
动作经济原则 - 6
© RAOZHONG 2002
一工作。
动作经济原则 - 4
© RAOZHONG 2002
动作量节约原则
多余的运动量,不但浪费时间及空间,更会消 耗体力。
尽量使用小运动来操作工作。 躯体的运动依序为 腕部、前腕部、手腕部、手指,能够使用小运动, 应尽量使用小运动。
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尽量 放在近手边。
小单元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工具应予简化、易用。 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工作物长、或重或体积大时应利用保持器具。
© RAOZHONG 2002
6 避免突变原则
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 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
动作经济原则 - 14
© RAOZHONG 2002
7 弹道运动原则
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 制的运动轻快确实 。
动作经济原则 - 15
© RAOZHONG 2002
8 节奏轻松原则
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 自然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