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图表(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图表(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图表(北师大版):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1、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目的
性质
改革者
内容
改革前后
特点
巩固统治
资产阶级改革
罗斯福
(1)整顿金融(最先)
(2)恢复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核心)
(3)调整农业
(4)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前:遭受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特点:范围广,时间才,破坏性大)危机从美国证券市场最先爆发,之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非洲
纳米比亚
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最先从北非开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称“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美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了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古巴独立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战争前后
重要会议
(1)战前:1938年,英法德意慕尼黑会议,签订《慕尼黑协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高峰。
(2)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1945年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战后成立联合国,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对日作战)
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背景
形成三大轴心国:德、意、日
战争过程
开始:1939年,德军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
美国对多极化的挑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歧视”为旗号轰炸南联盟,发动科索沃战争,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主观上,有效的政策,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二、社会主义发展史
1、苏联的发展史
列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十月革命
1917年是世界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特殊时期列宁被迫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苏联解体
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原因:旧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过
1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解体加剧
②八一九事件,挽救苏联失败
③1991年底《阿拉木图宣言》签订,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影响
标志着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五、20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二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1991年: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991年后: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处理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处理中国-------签订《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2、匈牙利的改革
匈牙利的改革
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弊端暴露
内容
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结果
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局稳定。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
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任印度第一任总理。
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时间:1936年新宪法制定。
特点:高度集中
评价:①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戈尔巴乔
夫
戈尔巴乔
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后果却造成了思想混乱,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苏共领导地位弱化,最终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1922年——1991年)
后: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2、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欧盟
1967 “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12国)---------1999年启用欧元
日本
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日本的经济发展的原因:客观上,美国的援助
(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除战争外的一切敌对手段)
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开始:杜鲁门主义
发展:“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从经济上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
高潮:(两极形成)北约与华约成立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体
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