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制订
二0 0*年六月
负责人:*** 校对:***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一、专业代码、名称
学科门类工学
类别机械类
专业代码080208
专业名称汽车服务工程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汽车技术、汽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汽车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营销、售后服务、运行管理等汽车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线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通识教育,厚基础,宽口径,分类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机电一体化的特色。
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及有关机械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市场营销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汽车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营销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汽车营销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⒈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⒉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⒊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等基础知识;
⒋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⒌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其发展趋势;
⒍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⒎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学制和学位
学制: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毕业最低学分:186学分。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工程、汽车应用工程、汽车市场营销、汽车节能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金工实习、汽车修理实习、汽车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汽车保险与理赔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其它说明
本专业学生最低修完本计划规定的各项学分170以及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16学分,合计186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者,可准予在本专业毕业。
附表
(三)、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第一学年秋季学期(第一学期)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第二学期)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第三学期)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第四学期)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第五学期)
第三学年春季学期(第六学期)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第七学期)
第四学年春季学期(第八学期)
注:理论课:1学分=16课时;体育课、课内上机:1学分=32课时;
实验课(独立设课):1学分=20课时;实践课:1学分=1周。
(四)、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素质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安排16学分由学校和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根据各时期的特点统筹安排,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校和系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术讲坛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以获得此类学分;学生自主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性实验活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等,经认证后可获得此类学分。
(五)、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
⒈学分计算说明
⑴理论课(含课内实验): 16学时计1学分;
⑵体育课、课内上机: 32学时计1学分;
⑶独立实验课:20学时计1学分;
⑷实践类课程:1周计1学分
⑸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16周计12学分。
⒉专业实验课说明
本计划所列的各专业实验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⑴专业实验(1):1.5学分,30学时,主要为与《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汽车应用材料》、《汽车驾驶与安全》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验。
⑵专业实验(2):1.5学分,20学时,主要为与《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工程》等专业限选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验。
⑶专业实验(3):1.5学分,30学时,主要为与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验,如有不足可适当增加。
⒊选修学分说明
计划中所列的专业任选学分和专业方向选修学分,为学生必需选修的最低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