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均通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于早晨给药,实验组于夜间给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杓型血压比例为61.7%,对照组杓型血压比例为2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夜间给药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异常波动情况,增加杓型血压比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米沙坦;给药时间;高血压;临床效果
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范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2]。
替米沙坦,是一种降压药物,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3]。
为探究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本院以2014年9月~
2015年9月期间到本院参与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通过夜间和早晨给药,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到本院参与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4.2±8.6)岁,
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5±2.9)年。
实验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6.1±8.3)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3±1.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早晨给药,即晨起8:00时给替米沙坦,以80 mg/次为标准,坚持1次/d。
实验组:夜间给药,即晚上8:00时给替米沙坦,以80 mg/次为标准,坚持1次/d。
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治疗时间[3,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dSBP-nSBP)/dSBP10%,即标志着杓型血压,(dSBP-nSBP)/dSBP<10%,则标志着非杓型血压。
②详细记录患者24 h 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对比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杓型血压比例实验组患者杓型血压比例为6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血压控制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即舒张压和收缩压)增高为显著特征,且可伴随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5-8]。
同时,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针对高血压,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8,9]。
替米沙坦,属于新型降血压药物,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在治疗因高血压诱发的动脉硬化、肾衰和心力衰竭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9-11]。
替米沙坦通过代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实现与AT1型受体亚型高亲和性的结合。
针对替米沙坦,AT1受体位点不存在激动剂效应,基于选择性条件下,替米沙坦与AT1相结合,此种结合方式具有一定持久性,且降压效果较稳定,不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症状[12,13]。
针对高血压用药原则,其以血压波峰段为指导,以降低人体机能受到的损伤为目标,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变化,对人体血压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鉴于此,在通过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过程中,需合理安排给药时间[14]。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均通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但是对照组于早晨给药,实验组于夜间给药。
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杓型血压比例为61.7%,对照组杓型血压比例为2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患者,通过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夜间给药在改善患者血压异常波动方面效果更佳,且有助于提高杓型血压比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月娥.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26.
[2] 罗达欣.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按
摩与康复医学,2012,3(2):77-78.
[3] 张安民,刘同军.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36-37.
[4] 徐谭,刘如平,袁俊强. 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34(30):132-133.
[5] 陈明进,林常青.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2015(11):142-143.
[6] 杨建梅.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各种高血压类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5,34(32):137-139.
[7] 姜秀凤,姜德华. 替米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糖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56-59.
[8] 郝艳华. 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22-123.
[9] 郭艳歌,开芸,张宁,等.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的影响. 中国农村卫生,2016(2):75.
[10] 闫彬,郇志华. 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2):47.
[11] 唐曦. 依那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33-35.
[12] 富巧燕.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2016,10(1):132.
[13] 苗新红.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用药方案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915-1916.
[14] 严峻.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2016,1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