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循环系统疾病PPT
老年患者心衰常多病因共存。 多因素的组合对心脏的影响更大,使病 情发展更迅速、症状不明显,病程更短, 更复杂。 如:高心病合并肺心病 高心病合并冠心病 高心病合并贫血(恶性肿瘤)
老年人心力衰竭
诱因
1、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2、心肌缺血:由于冠脉储备功能下降,易发 生心肌收缩力下降
3、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
近年来检测血脑钠肽对临床诊断心力衰竭 有一定的帮助。 脑钠肽是主要由心脏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 激素,在心室充盈压升高和心肌纤维受牵 拉刺激时,心室表达分泌增加。 一般认为脑钠肽<100pg/ml,可不考虑心 衰,>400pg/ml,则高度提示心衰。介于两 者之间,可根据情况判断。
老年人心力衰竭
明显的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及功能不全 钠潴液系统恶性激活 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的进程
老年人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特点 心输出量明显减低
较易发生低氧血症
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低下
老年人心力衰竭
病因与诱因
病因 老年人心衰以冠 心病、高血压病、心 瓣膜病、糖尿病性心 肌病、贫血性心肌病、 肺心病为常见病因。 老年人中,两种 或两种以上心脏病并 存较多见。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负荷过重 心肌疾病 机械性舒张受限性疾 病 高心输出量性心衰
D 心房钠尿肽水平增高
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2、中心静脉压调节的变化
中心静脉压的稳定需要静脉系统对 血容量和血流的分布做出及时的代偿 性调整。随增龄静脉压调节功能减退, 因此: 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在脱水、血容量丢失或感 染情况下可导致心输出量急剧降低
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
心脏老化的生理改变
1、心脏顺应性降低 2、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3、心输出量的变化 4、心瓣膜功能改变 5、窦房结功能减退
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
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血压及其调节的变化 中心静脉压调节的变化 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1、血压及其调节的变化
老年人的血压变化: 静息状态下,血 压随增龄有升高的趋 势,尤其是收缩压。 多数人动脉僵硬度 随增龄而增加。表现 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脉压增大。 老年人血压调节的神经 内分泌功能变化: A 压力敏感性降低,易发 生直立性低血压。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的活性降低 C 循环中血管升压素水平 升高
第二节 老年人心力衰竭
老年人心力衰竭
老年人心力衰竭
概况
•定义:心力衰竭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 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生率就升高两
倍。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心力衰竭
发生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生机制:
心衰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 下。 心衰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心脏肥大和扩张)。 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病变,在发生过程中,有许 多因素参与。 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循环系统解剖学特征
血管解剖学变化
静脉系统的变化
静脉内膜增厚,弹性减退,管腔增大。 大动脉阻力增高,静脉压降低,引起左 室代偿性肥大。 同时由于静脉瓣萎缩而易引起静脉曲张
循环系统解剖学特征
血管解剖学变化
毛细血管的变化:
单位面积有功能的毛细血管数目逐渐 减少。部分毛细血管完全闭塞,可出 现毛细血管袢区消失或秃发区。 由于毛细血管的弹性减退,脆性增加, 通透性降低,代谢率降低,可导致血 流缓慢、组织供氧不足
3、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特点
正常冠脉循环的特点: 左室射血期冠脉流量 增加,等容舒张期明 显增加,舒张早期达 高峰 心内膜下心肌几乎完 全依赖于舒张期冠状 动脉灌注。
冠脉循环的增龄性变化:
•冠状动脉流量减少
•冠状动脉血流灌注速度减慢
•心肌内冠状动脉血管床减少
因此,当机体增加活动量时, 在短期内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 就会产生明显的心肌缺血
并发症
心律失常:窦缓、房颤、传导阻滞等。 肾功能不全:肾灌注不足引起尿少、氮质血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老年人心力衰竭
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次要指标
主要指标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踝部水肿 颈静脉怒张 夜间咳嗽 肺部湿啰音 劳力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胸膜腔积液 S3奔马率 肺活量较最大值降低1/3 颈静脉压力>16cmH2O 心动过速(心率> 120/min) 循环时间>25S 主要或次要指标 肝颈静脉反流征 治疗后体重减轻>4.5Kg(5天内) 诊断心力衰竭=2个主要指标或1个主要指标+2个次要指标
第一节
老年人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病理生理变化
循环系统解剖学特征
心脏解剖学特征
心肌
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增加 心肌细胞老化。表现为脂褐素沉着 心肌间质易发生结缔组织增生,脂 肪浸润及淀粉样变
心包、心内膜及心瓣膜的变化 心内膜下脂肪沉着增加 心包增厚僵硬 心内膜进行性增厚钙化
心脏传导系统变化 细胞成分减少 脂肪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 (40岁前窦房结起搏细胞占70%,70岁
4、药物影响:如负性肌力药物、引起水钠潴 留的药物
老年人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症状不典型:
1、无症状
老年人即使处 于中度心衰也可完 全无症状,一旦存 在某些诱因,可发 生重度心衰,危及 生命。
2、常有的非特异性症状 疲乏无力 大汗淋漓 慢性咳嗽 胃肠道症状明显 味觉异常 夜尿增多 精神神经症状突出
老年人心力衰竭
后减至10~30%,是老年人发生病态窦 房结综合症等的重要原因)
房室结老化和房室瓣环钙化易引 起传导阻滞。
循环系统解剖学特征
血管解剖学变化
动脉老化的解剖学特点
主动脉周径随增龄而增大 主动脉弹性及伸展性随增龄而降低 管壁增厚伴延长屈曲下垂 主动脉中层细胞数减少,平滑肌变性 间质中基质样沉着物增加 硬化的血管内壁所承受的负荷增加
体征
基本同成年人,但其特征常被 并存疾病所掩盖。易混淆。
心浊音界:扣诊常比 实际小 心尖搏动:常受其他 因素影响(胸廓、脊 柱等) 心率:常表现为心律 不快甚至心动过缓
肺部啰音:不一定是 心衰的表现,应动态 观察 水肿:心衰时可首发 于骶部而非下肢。但 周围性水肿不是老年 人心衰的可靠体征
老年人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