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多糖超生波提取工艺的研究目的本文优化黄秋葵中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方法通过L9(34)对黄秋葵中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其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超声波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
结果超声波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
结论上述超声波提取法为黄秋葵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optimize the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of polysaccharide in Okra. Methods Selecting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with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Polysaccharide content,which as an indicator of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was determined by UV. Results The best condition for ultrasonic extraction:extraction time20min,extraction temperature 50℃,and the extracted proportion 1:40. Conclusion The method above was a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extraction process.Key words:Okra;Polysaccharide;Ultrasonic;UV引言黄秋葵属于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Medic),是咖啡黄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的根、叶、花、种子,其味淡、性寒,具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1]。
黄秋葵又名咖啡葵、补肾草、秋葵等。
它广泛生长于热带和地中海气候地带,是一种分布于热带到亚热带的植物,最适合在热气候生长(温度在26℃左右)[2]。
中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对黄秋葵的记载。
黄秋葵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秋葵的食用部分为嫩果,嫩果为羊角形,横断面为五角形或六角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游离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现代医学及营养学认为这种混合物的黏滑汁液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长期食用,有治疗胃炎、胃溃疡的功效,同时保护肠胃和肝脏,并能增强身体耐力[3]。
黄秋葵种子还能补脾健胃,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此外,还能活血续骨,治跌打损伤、骨折[4]。
黄秋葵终年都可以种植,夏季是它的产量高峰季节。
我国南北方各地均有黄秋葵的分布与栽培,台湾地区尤为盛产。
黄秋葵的化学成分复杂,黄阿根等[5]人对黄秋葵进行了成分测定与分析发现干的嫩黄秋葵果实中含蛋白质22.98%,总糖19.920%,多糖2.00%,脂肪9.40% 和2.56% 的黄酮;此外,从营养方面看,黄秋葵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经大量研究发现黄秋葵具有抗疲劳、健胃保肝、减少肺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利尿、增强血管扩张力、保护心脏等功能[6]。
黄秋葵多糖为植物多糖中的一种,但对其多糖的化学、生物活性和应用等的研究涉及甚少。
任丹丹[7~9]等人发现黄秋葵多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有开发成抗癌功能食品的前景;采用响应面法对黄秋葵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究。
这些都为本课题正交法寻找最优超生提取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本文探讨了黄秋葵多糖的超生提取工艺,利用正交分析方法寻找出最优的超生提取方法,为黄秋葵多糖生物活性的探讨以及在多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一条新路径。
1 材料与仪器1.1 仪器METTLER TOLEDO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S-1粉碎机(上海标本模型厂);KQ-50DE数控超声波仪器(昆山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SHZ-3(Ⅲ)型循环水真空泵(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1000μl 移液枪(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UV759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蒸馏水,苯酚(分析纯),98%浓硫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
1.3 药材舒兰黄秋葵(购自杭州市滨江区彩虹城世纪联华超市);葡萄糖标准品(购自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2 方法2.1 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各因素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以所测得多糖的含量考察指标,对黄秋葵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
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葡萄糖标准品100mg,加水溶解,加入5ml 盐酸,在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得浓度为0.1mg/ml的葡萄糖标准品溶液备用。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黄秋葵5g,精密称定,清水洗净后湿法粉碎,粉碎后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按正交设计提取,趁热过滤,取上清液2ml于25ml容量瓶定容,摇匀,制得待测供试品溶液。
在测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4 测定波长的选择分别精确吸取l ml葡萄糖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置两只具塞试管中,各加入5%苯酚溶液(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下同)1ml,摇匀,加浓H2SO4 5ml,充分摇匀,室温放置30min。
另以未加葡萄糖的溶液为空白液,于400~600nm波长范围扫描。
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的光谱图,结果显示,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光谱图基本一致,因此选择487nm作为测定波长。
2.5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2、0.4、0.6、0.8、1.0ml 置于试管中,分别用水补至1ml,加入5%苯酚溶液1ml、浓硫酸5ml,室温放置30min,用1ml 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作空白对照调零,在测定波长下测定,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对吸光度值回归,求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9.7455X+0.0553,R2=0.9997,结果可见浓度为0.0212mg~0.0996 mg·ml-1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3 结果与分析3.1 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因素水平安排、正交试验结果及正交实验方差分析1*分别见表2、表3。
在所选因素水平范围内,由极差R值知,影响多糖提取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由方差分析可知,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提取时间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2。
3.2 方法学考察3.2.1 精密度试验准确移取同一供试品溶液于试管中,按2.3项下方法连续测定6次,测吸光度值A,计算得RSD(%)=0.79,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3.2.2 稳定性试验准确移取同一供试品溶液于试管中,按2.3项下方法,每隔30min测定一次吸光度,连续测定7次,计算出RSD(%)=0.99,表明在在3h内比较稳定。
3.2.3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黄秋葵各6份,每份5g,按2.3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测定吸光度,计算出黄秋葵中多糖的含量(mg),RSD(%)=0.78,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3.2.4 加样回收率试验准确移取2号供试品溶液1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对照品0.6ml,定容至刻度,摇匀,按“2.4”项下的方法测吸光度,平行操作6份,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计算回收率和黄秋葵多糖,平均回收率(%)=100.2,含量的RSD(%)=1.50,均符合要求。
(注:回收率(%)=(实测总多糖含量-样品中总多糖含量)/对照品加入量×10)4 讨论由于超声波提取方法快速、安全、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最重要的是多糖成分不会被破坏,所以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黄秋葵中提取分离多糖物质。
在测定多糖含量方法上,本实验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硫酸苯酚法,用硫酸苯酚法,应注意控制硫酸、苯酚加入时的速度,速度不同,其显色的程度也不同[12],此外5%的苯酚溶液需临用时配制。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本实验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秋葵中多糖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精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黄秋葵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实验结果正交实验方差分析表可知,其三个因素都不具有明显的显著性,但是其结果对黄秋葵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
这个优化能为黄秋葵多糖生物活性的探讨以及在多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9 4322-4323.[2] L Brahim Doymaz.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okra[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5,69(3):275-279.[3] 董彩文,梁少华.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05):180-182.[4] 吴燕春,谢金鲜.黄秋葵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8-1899.[5] 黄阿根,陈学好.黄秋葵的成分测定与分析[J].食品科学,2007,28(10):451-454.[6] 吴燕春,谢金鲜.黄秋葵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8-1899.[7] 任丹丹,陈谷.黄秋葵多糖提取纯化及其体外结合胆酸能力和抑制肿瘤活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8] 任丹丹,陈谷.黄秋葵多糖组分对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食品科学,2010,21:353-356.[9] 任丹丹,陈谷.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多糖超声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1,08: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