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论文
论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对外
贸易的影响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论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自由贸易区也随之成为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形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让广西从国家的边缘地带变成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对接中心,而且在对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就业增加、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中国—东盟贸易区是指在中国和东盟10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它的建立,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中的新的里程碑。

而广西,作为中国临近东盟的省市,便有了发展的新天地。

据统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出中国计划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宏伟构想。

2002年11月,在柬埔寨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至此正式启动。

2004年11月,第八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在万象举行,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降税计划,7000多种商品的关税得到消减,到2007年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双方服务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双方致力于要建立一个自由、透明以及公平的投资体制,并于2009年8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冲击。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
1、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发展
大部分商品零关税的实施,使我国商品出口价格降低,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大出口规模。

加上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如提高透明度、简化海关程序、协调海关、银行、运输部门的经营管理等,同样降低了出口的成本,有利于扩大出口。

目前,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方面发展很快。

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东盟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东贸易额从1990年的66.91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782.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82%。

2010年1—11月,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增加29%,带动广西整个对外贸易同比增长1.8%,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正增长的省份,增幅全国第一。

2、东盟对广西的投资加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的推进,将逐步建立一个透明的自由的便利的投资机制。

2003年11月举行的“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2003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此次洽谈会上,广西共签订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两百余项,总投资达354.5亿人民币,与外商签约项目共67项,项目总投资额12.2亿美元。

3、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市场区建立,不仅在经济上使中国和东盟国家实现互惠互利,也在政治上安全上对双方都好。

双方经济发展了,合作增强了,人民友善了,政治上、安全上也就随之有利起来。

从而使双方都有一个稳定地区环境来加快经济发展。

广西是中国边境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安全团结的环境,而且也需要有国际和平发展的环境,与周边国家有了和平友好的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4、加强海外侨胞广西经济技术合作
广西作为中国的民族自治区,与东盟国家水陆相连,交通便利,具有经济技术交流等优势。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这种优势及技术合作如今有更大的发展。

广西可以利用资本、设备、技术和人才到东盟国家投资办企业,开发当地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也可以吸收它们投资,引进适用技术设备,到广西开发加工,然后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东盟国家自身有许多项目或者外国投资援助项目,广西可以去投标招标,输出技术、设备和劳务,以增加收入和拓展对外就业,求得更大的发展。

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给广西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展现出广阔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中国与东盟中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因此,自由贸易区启动关税的降低,不仅加剧中国和东盟同类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会对中国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造成冲击,如在“早期收获”实施后,由于单方面的关税减让,当时给我国的农产品造成了冲击,尤其对广西水果蔬菜市场的冲击更大,如中泰关于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的零关税贸易,就使广西的水果种植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93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多年持续处于贸易逆差,双边的贸易平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2002年中国和东盟548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236亿美元,而东盟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12亿美元,自由贸易区启动后关税的降低和各种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实施,中国将会增加从东盟各国进口产品,中国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及其产品受到东盟低成本产品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三、广西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历史进程中,如何扩大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经济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是很重要的事。

(一)广西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而且出口增长仍旧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容易受到汇率波动、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广西应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提升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业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

农产品主要发展绿色
生态农业为主,对口出口地区为港澳台日韩。

(二)广西的外资企业出口能力同全国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外资企业在技术上的绝对有利地位,外资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广西有必要大力吸引优质外资,提升外资对贸易的贡献度。

政府应引导私营企业做大做强,改变私营企业出口大而散的局面;同时进一步拓展国有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和机电企业的出口能力。

(三)广西一东盟的出口贸易加强后,下一步的拓展地区将集中在非洲、南亚,因为以上两个地区和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多方面存在互补。

非洲、南亚是全球主要的工业原料来源地,同时对广西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主要出口也有很大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荣林,张岩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张帆《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贸易与投资效应分析》
3、陈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
4、赵洪等《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5、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6、王华《广西在CAFTA建成后经济增长前景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