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No.7.2010307理论探索与创新摘要:本文从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创新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探讨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7-0307-01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靠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制度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具体是指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人事制度及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

行政管理体制在政治、经济、社会的运行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发展的贸易全球化不仅仅使国际贸易的地区空间扩大,而且意味着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了。

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的整个经济活动提出了挑战,而与国家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体制无疑也受到了冲击。

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二、行政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在行政管理创新中,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定要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具体来说要坚持两个重要原则:(一)政府要做正确的事。

即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的权力边界,逐步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放权于民,着力提高政府效率。

一是与企业合理分权,实行政企分开,解决什么该管的问题;二是与社会进行合理分权,培养和发展中介组织,形成政府权威组织、市场交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三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支持的组织体系,解决管不好的问题;三是政府内部的合理分权,自上而下将部分行政审批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各地方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解决管不了的问题。

通过还权放权,使现行的政府转变为一个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二)政府要把事做正确。

即在明确了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边界后,还要进一步弄清楚哪些事一定要政府亲历亲为,哪些事要通过引进民间组织来做,哪些事要通过外包、引进竞争等方式来做才能使效率更高。

三、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途径(一)创新行政管理理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僵化理解,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我国特定的法制传统,全社会形成了深厚的"政府高明"、"政府至上"的理念,甚至还混合着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重民轻"的封建思想残余。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处于日益活跃的状态;经济关系呈现出网络式的倍增态势。

为此,政府必须创新公共行政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监管、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创新行政管理手段,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是伴随着行政管理的实践而产生的,对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有过积极的意义。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现行审批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

审批事项过多过滥,审批行为不规范,有些审批事项甚至成为行政效率低下、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成为机构雍肿、人浮于事的症结,成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载体,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大力进行改革。

(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广"政府超市"模式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当中,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而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而社会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会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当社会事务管理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新的权力划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编制,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即政府的统制功能越强,社会的自治功能就越弱。

四、行政管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行政管理创新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个:一是需要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服务体系,二是构建专业化制衡的政府管理体制,三是营造一个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共生环境。

构建公共行政服务体系框架,就是要大大缩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缩短行政审批时间,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构建专业化制衡的政府管理体制,就是通过导入信息手段、市场力量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借用成功的企业再造管理理念,重新构建现代政府目标任务、激励机制、公务员队伍、行政文化等层面,促成行政组织彻底转型,大幅提高政府效率效能、适应能力、革新能力以及治理能力。

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构重组和精简,而是政府体制、机制和权力架构的再造。

现阶段,就是要逐步使政府的管理机制制衡化、管理机构扁平化、管理职能专业化、管理手段电子化以及管理制度标准化,最终以标准化的执法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

营造和谐的共生环境,就是充分整合政府、企业、个人、社区的社会资源,构筑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平台,营造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培育一批大师级的企业家群体,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和产业群,造就一批市场化的、现代化的研发群体。

五、综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此。

进一步来说,政府管理体制不改革、不创新,就会阻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政府效率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管理创新又成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1]吴春华.行政管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史正宪,杨亮军.行政学概论[M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张翠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29)试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张翠翠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29刊名: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年,卷(期):2010,27(7)被引用次数:0次1.吴春华行政管理学 20082.史正宪.杨亮军行政学概论 20081.期刊论文曾煜.袁慧玲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WTO的加入,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又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因势利导、应对挑战,我们必须创新和构建入世后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2.学位论文杨伟才新时期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08我国高新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创新和创业的环境。

但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高新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性,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公共行政学相关理论为依托,抓住当前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亟待解决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创新问题,围绕如何创新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有关高新区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高新区的内涵与特征和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及其特征,然后集中对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先介绍我国高新区发展概况和我国目前高新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模式及其运行状况,然后重点剖析我国高新区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在简要介绍国外高新区发展概况后,通过对国外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运行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了国外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设计与运作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

最后一部分先论述目前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已经具备的基本条件,再提出创新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和原则,最后针对我国目前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较为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时期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3.期刊论文王培利济南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初探-商场现代化2008(20)本文分析出济南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内部条块分割严重,新旧管理体制问的冲突锐化,并针对问题提出改革的构想与建议:创新管理体制、推动区际联、转变政府职能.4.学位论文张永红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实证分析2004本文以行政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面对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亲历者”和研究者二合为一的视角,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等,对开发区的几种类型及其体制创新的演进历程、现状与经验、存在问题、再次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和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论述:认为开发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和试验区,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一开始就有别于我国一般行政区域而有着显著的特点和比较优势;认为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与一般行政区域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彼此互动的过程,其动力来源于两个层面的新旧行政体制的矛盾运动,认为这种互动过程演进的理想趋势是进入“融合”境界,即新体制不断趋向于成熟,旧体制不断趋向于新体制的过程。

因此,本文基本结论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新的抉择:不是在新的创新中继续前进,就是在停滞中逆态复归,二者必居其一!5.期刊论文田和璧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管理观察2010(1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就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主要包括现代管理理念、三个关系的处理、精简管理机构、高素质管理队伍.6.学位论文白文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常州高新区为例2009开发区是我国为发展经济而设立的特殊行政区域。

国家设立开发区的目的,主要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造成“政策势能”,使开发区能够依靠政策驱动获得快速发展,并以“以块管理”的方式,实现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