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心度

同心度

(○) 1 工作圖上標註"⊥"符號,係表示工件在該處加工時要求垂直度。

(○) 2 工作圖上斜度符號係以表示。

(○) 3 工作圖上錐度符號係以表示。

(○) 4 在視圖上標註"~"之表面符號,係表示工件為光胚面,不需再加工。

(○) 5 公制尺寸前附更"ψ"符號係表示直徑。

(○) 6 圓弧半徑通常以"R"標註。

(○) 7 螺紋符號"M"表示公制三角形粗或細螺紋。

(○) 8 同一機件被剖切後,其剖面線之角度及剖面線間之間隔距離應相同。

(○) 9 視圖上之中心線是表示其兩側物體形狀為對稱。

(×) 10 工作圖上繪製圓之中心線時,不可超出圓外。

(×) 11 中心線是劃成一長一短的粗實線。

(○) 12 工作圖中通常尺度數字寫在尺度線之上方,尺度線不得中斷。

(×) 13 軸尺寸較孔尺寸大的機件配合稱過渡配合。

(○) 14 尺寸22±0.05公厘,其最小容許尺寸是21.95公厘。

(○) 15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能決定一個圓。

(○) 16 圓周長等於直徑乘以圓周率。

(×) 17 繪製許多同心圓時,應先劃最大的圓。

(×) 18 劃正六角形是以分規量取其外接圓之直徑作等分。

(×) 19 繪不規則曲線常可用橢圓板來完成。

(○) 20 分規的用途是等分與量度。

(○) 21 繪直線時,鉛筆與桌面的傾斜角度約為60°。

(×) 22 繪垂直線之正確方法為由上而下。

(○) 23 等角投影是屬於正投影法的一種。

(×) 24 第三角投影法的右側視圖置於前視圖之左邊。

(×) 25 第三角投影法始於法國,廣氾使用於歐亞大陸國家。

(×) 26 在一張工作圖中,可同時採用第一角及第三角投影法。

(○) 27 正投影是投影線垂直於投影面。

(×) 28 中國國家標準規定,機械製圖中的中文字以仿宋體為原則。

(×) 29 鉛筆筆蕊的軟硬分成許多級,其中"F"級是比"H"級的硬度高。

(×) 30 中國國家標準簡稱JIS。

(×) 31 圖紙的規格中"A4"圖紙的尺度比"A2"者大。

(×) 32 200磅圖紙是指一令全開圖紙共計200張的總重。

(×) 33 工作圖上標註比例為1:10,是表示放大10倍的意思。

(○) 34 機械製圖中,3倍數不是常用的比例。

(○) 35 對開圖紙的大小是全開圖紙的1/2倍。

(×) 36 製圖紙的寬度與長度的比例是:1。

(○) 37 A1的圖紙一張可裁成A4的圖紙八張。

(○) 38 外分厘卡使用前,應先歸零校正。

(×) 39 外分厘卡之襯筒及外套筒上的刻度標示與內分厘卡相同。

(×) 40 外分厘卡套筒旋轉一整圈,則套筒在襯筒上前進或後退兩格刻度。

(○) 41 外分厘卡的套筒和主軸是連在一起的,而襯筒是獨立的。

(×) 42 用手持外分厘卡套筒搖轉是調整大尺寸的最快方法。

(○) 43 測量範圍0~25公厘之外分厘卡,其主軸與砧座端面清潔,以紙張來回拖拭最適當。

(○) 44 一般外分厘卡之砧面是碳化鎢材料。

(○) 45 一般分厘卡的主軸構造是螺桿式的。

(○) 46 內分厘卡量測孔徑比游標卡尺精確。

(×) 47 公制內分厘卡可用於量測機件的外徑。

(○) 48 內分厘卡、襯筒及外套筒之刻度標示與深度分厘卡相同。

(×) 49 內分厘卡更卡架。

(○) 50 內分厘卡正確或不正確,可用外分厘卡來檢驗。

(×) 51 最小一支內分厘卡的量測範圍是0~25公厘。

(×) 52 深度分厘卡之襯筒及外套筒上的刻度標示與外分厘卡相同。

(×) 53 一般最短之公制鋼尺的測量範圍是0~100公厘。

(○) 54 公制鋼尺上更0.5公厘的刻度。

(×) 55 公制鋼尺的全長都更0.5公厘的刻度。

(○) 56 普通的游標卡尺可用於量測溝槽深度。

(×) 57 工件尺寸為ψ30±0.02公厘,使用0.05公厘精度之游標卡尺量測最適當。

(×) 58 一般公制游標卡尺的最小量測範圍是0~100公厘。

(○) 59 將圓桿工件放於平板上,可使用游標高度規量測其軸徑。

(×) 60 游標高度規僅可作為量測高度使用的量具。

(×) 61 一般游標高度規本尺上的刻度是0.5公厘。

(○) 62 游標高度規使用前應先歸零校正。

(○) 63 角尺是檢驗工件真平度的量具之一。

(○) 64 角尺是檢驗工件垂直度的量具之一。

(×) 65 角尺之內測定面適用於工件內肩角垂直度檢驗。

(○) 66 一般指示量錶更錶針二枚,其測量精度為0.01公厘。

(×) 67 一般指示量錶更錶針二枚,其長針係用於記錄短針之迴轉圈數。

(○) 68 指示量錶每刻度0.01公厘,若錶針轉一週為100刻度,則其指示之尺寸為1公厘。

(×) 69 一般指示量錶是冺用游標刻度原理,使其測量精度可達0.01公厘。

(×) 70 一般單針量錶的測量範圍比雙針者大。

(×) 71 量錶在量度工件時,測軸不必與測量面垂直。

(○) 72 一般指示量錶是冺用齒輪系及針盤刻度使其測量精度達0.01公厘。

(×) 73 一般指示量錶的指針只能在針盤面上單方向旋轉。

(○) 74 量角器的半圓周上刻成180個等分。

(○) 75 一般金屬材料,若硬度增加則脆性隨之增大。

(○) 76 純鐵淬火不會變硬。

(×) 77 熟鐵可以淬火硬化。

(○) 78 愈硬的金屬材料愈耐磨。

(×) 79 鋼的硬度與含碳量無關。

(○) 80 較硬的金屬材料通常均較脆。

(×) 81 高碳鋼比鑽石硬。

(×) 82 中碳鋼一經淬火硬化,即無法再回復到原來硬度。

(×) 83 淬火處理時,在常溫水中冷卻的硬度比在油水中所得者為低。

(○) 84 依中國國家標準的金屬材料代號"S10C",其"S"是表示鋼料。

(○) 85 依中國國家標準的金屬材料代號"S20C",其"20"之意義是含碳量0.20%。

(○) 86 依中國國家標準的金屬材料代號"GC10",其"GC"是表示鑄鐵。

(×) 87 鑄鐵在中國國家標準中的代表符號是SC。

(○) 88 S30C的含碳量高於S20C。

(○) 89 純鐵在常溫時具更強磁性。

(×) 90 鐵的導電性比鋁好。

(×) 91 生鐵就是純鐵。

(○) 92 低碳鋼與高碳鋼的熔點不相同。

(×) 93 生鐵不可冶煉成鋼。

(○) 94 易削鋼是一種低碳鋼。

(○) 95 高速鋼主要是碳鋼中加入鎢而成。

(×) 96 白鑄鐵最適合製作齒輪。

(○) 97 鑄鐵中的含碳量比高碳鋼還多。

(×) 98 鑄鐵的吸震能力比鋼差。

(×) 99 只更金屬材料方可製成切削刀具。

(×) 100 熟鐵就是鑄鐵。

(○) 101 鑄鐵一般不可以鍛造。

(×) 102 10立方公分的鐵比10立方公分的銅重。

(○) 103 若要鑄造銅像宜用青銅。

(×) 104 寺廟中的大鐘宜用黃銅鑄造。

(×) 105 純銅的硬度比黃銅的硬度高。

(○) 106 純銅比青銅軟。

(×) 107 銅中加錫即為黃銅。

(○) 108 鋁是地球上存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109 鋁可用以製作電線。

(×) 110 純鋁較鋁合金的硬度高。

(×) 111 起子除用以旋緊或鬆退螺絲釘外,也能當鏨子使用。

(×) 112 一字形螺絲起子的刀口兩面要研磨成V形。

(○) 113 選用起子,刀口厚度須配合螺釘槽的寬度。

(○) 114 大型螺絲起子的刀桿斷面為方形,以便配合扳手扭轉使用。

(×) 115 十字形螺絲起子可用在一字形的螺釘頭上。

(×) 116 銼削外圓弧面,使用圓銼刀可得最佳效果。

(×) 117 鑄件的表面很硬,所以要選用新銼刀才能銼削。

(×) 118 單切齒銼刀是由30°~45°的平行切齒構成。

(○) 119 活動扳手的規格是以全長來表示。

(×) 120 開口扳手的規格是以全長來表示。

(×) 121 鋸條規格中的長度是表示更鋸齒部份的長。

(○) 122 敲擊已加工之工件表面,應使用軟頭錘。

(○) 123 鑽頭旋轉一周,其進入工件的距離稱為鑽削進給。

(×) 124 鑽削進給與鑽床性能無關。

(×) 125 鑽削速度就是指鑽頭每分鐘的轉數。

(○) 126 使用鑽床時,必須先了解鑽床主軸轉數、進刀及床台位置等。

(○) 127 以高速鋼材料製成的鑽頭,在柄上更"HS"字樣。

(×) 128 鑽床不是工具機。

(○) 129 手提電鑽所使用的鑽頭直徑,一般都13公厘以下。

(×) 130 鑽頭只能在鑽床上使用。

(○) 131 桌上型鑽床沒更自動進給機構。

(○) 132 中心鑽頭可用在鑽孔位置的導引孔。

(×) 133 鑽孔時,鑽頭直徑愈大,則進給愈小。

(×) 134 在車床上不可實施鉸孔的工作。

(○) 135 銑床是以圓形刀具的回轉來切削工件之平面或溝槽。

(×) 136 通常選用綠色碳化矽(GC)砂輪來研磨鋁合金材料。

(×) 137 使用砂輪機時,要先調整砂輪面與托架之間隙在20公厘以上。

(○) 138 使用砂輪機前,要先調整砂輪面與托架的距離在5公厘以內。

(○) 139 安裝砂輪機上的砂輪時,不必將心軸左右兩端之螺帽鎖太緊,可依靠砂輪旋轉時的自動鎖緊功能。

(○) 140 砂輪機的心軸若右端是右螺紋,則左端是左螺紋。

(○) 141 往復式鋸床之鋸削進給是靠鋸切壓力。

(○) 142 往復式鋸床回程時不應作鋸削作用。

(×) 143 往復式鋸床鋸削時,宜先將鋸條放在工件上,再開動鋸床。

(○) 144 曲柄傳動之往復式鋸床,其進給力量是藉鋸架本身的重量。

(○) 145 使用水溶性切削劑最重要的目的是延長刀具壽命。

(○) 146 使用非水溶性切削劑的目的,是改善加工面之表面粗糙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