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行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制定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准确领会阅读教学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做好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一、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理解课文的水平。
新的《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
讲解和朗读是阅读课教学的两大板块,徐世英先生就讲解和阅读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实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所以在实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应该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
在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自悟、自得的。
在教学中。
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引导学生入境入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二、使用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实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来,这样就要求授课教师发挥好引领作用,使学生乐学、好学;合作是学习第二步,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就能够采用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等多种形式,不要只拘泥于一种陈腐不变的模式;探究是学习的更高一层,这是对学习中的某一问题实行有目的的研究学习。
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三步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在领悟文章内容这个阶段就应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放开手,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使学生对课文有深一层的领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的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要允许学生质疑、提问,体现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能独立完成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要给过多的指导;不能独立完成的内容,能够通过合作来解决,加之教师的适时指导来完成。
这样既改变能够往课堂学习方式单一、沉闷的弊端,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在愉悦的环境中实行领悟。
但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合作不但仅简单的几次讨论学习就算完成,有研究就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不要研而无果。
三、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实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课,学生正是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读书,学会作文。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应该以词句为重点,能够借助表演、实物、动作,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的意思。
对于那些比较优美的词句能够鼓励学生背下来。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词语积累,还为今后的写作文,写日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的“注提”教材在低年级段所选择的阅读课文多数是语句通顺流畅的课文,或者是童话,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对一些语句优美的课文,在教学时就能够让学生多读,读后尝试背诵。
低年级的孩子的记忆力还是非常好的,有时都会出乎的你的意料。
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语文修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当遇到比较优美的篇章句段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背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多数学生在写小作文
时就会经常用上以前学过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书本知识就慢慢地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了。
新的教师应该有新的理念,明确教师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实行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只有做好阅读课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实行其他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更多好的办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语文水平的提升,我们不妨都能够实行一下尝试和使用,更好的来实行语文阅读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