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备知识点

201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备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没有阶级性③教育水平低下2 古代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①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③教育内容形式单一④身份地位的象征性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⑥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3 近代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公义世法)①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1③教育的世俗化④教育的法制化4 20 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5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记忆口诀:内人解手龟速)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记忆口诀:零售木纸)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权③决定教育目的④决定教育体制7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记忆口诀:人民论)2①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促进民主③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8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②环境:人发展的现实基础。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④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记忆口诀:学校的社会加速开发个性两小时)①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加速个体发展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10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①德育:灵魂和统帅作用②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3③体育:物质基础作用④美育:动力作用⑤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其它各育作用。

11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④人口发展状况⑤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①选题②查阅文献③提出研究假设④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⑤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⑥作出结论,撰写成文13 教育实验研究的实施步奏:(口诀:假设对象无关,研究前后变化,检验假设)4①提出假设②选择实验对象③控制无关因素④推行研究计划⑤对比前、后测成绩⑥检验假设14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根据名称记忆)①为教育行动而研究:是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

②在教育行动中研究:是指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③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是指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15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联系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记忆)①确定课题②拟定计划③实施行动④总结评价16 个案研究法的步骤((联系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记忆)①确定个案②收集资料5③拟定方案④实施方案⑤撰写报告第二章中学课程17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记忆口诀:社会知识儿童)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②学科特征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④课程理论18 新课程改革的 6 项具体目标①转变课程功能②调整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9 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学观★★★★★★★★★★6①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④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记忆口诀:学习劳动要相信社区)①信息技术教育②研究性学习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④劳动与技术教育21 新课程结构特点①均衡性:下调传统科目比重。

②综合性:开设综合课程。

③选择性: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第三章中学教学2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7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③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23 教学原则及其要求。

①直观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⑦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⑧量力性原则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24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关键字记忆:强度新异性运动和对比)①客观条件:强度、新异性、运动、对比。

②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情感和情绪状态等。

25 影响有意注意的条件(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8(关键字记忆:目的、意志、兴趣、情绪、习惯、组织)①明确目的②意志克服③培养兴趣④稳定的情绪⑤良好的习惯⑥合理组织活动26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②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见 24 题)组织教学③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见 25 题)组织教学④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27 瞬时记忆的特点①时间极短:一般保持时间在 5 秒钟之内②容量较大:凡是进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能被登记③形象鲜明:保持事物原有特征,未经处理。

④信息原始,容易衰退。

9⑤以图像编码为主。

28 短时记忆的特点①时间很短:一分钟以内。

②容量有限:7±2 个组块。

③意识清晰:正在操作,又称工作记忆。

④易受干扰。

⑤以听觉编码为主。

29 长时记忆的特点①容量无限。

②长久保存:一分钟以上乃至终身。

③以意义编码为主。

备注:瞬时,短时、长时 3 种记忆请对比记忆。

30 记忆的品质(记忆口诀:记忆里确实准备劫持李敏镐)①敏捷性:记忆的速度。

②持久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③准确性:记忆的正确性。

④准备性:提取和应用的速度。

3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关键字记忆)①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

10②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④识记的方法。

⑤时间因素。

⑥情绪和动机。

⑦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32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记忆的方法/(注意:此题有三种问法)★★★★★(关键字记忆:主动,理解,加工,组块,编码,复习,过度)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⑦适当过度学习。

33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以及创造性的培养★★★★★★★★★★①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智力;个性;环境;知识。

11②创造性的培养:宽松的心理环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专门训练:头脑风暴法第四章中学生发展心理3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记忆口诀:感动前面的具体形式)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②前运算阶段(2—7 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 岁至成人)35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的“倒 U 型曲线”。

)★★★★★①“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 U 型曲线。

②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任务难度越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③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6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成败归因于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12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

六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②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就需要教师辅导与帮助。

③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来看,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性的因素。

37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记忆口诀:只提案情)①个人成败的直接经验。

②来自他人的替代经验。

③来自他人的言语暗示。

④个人的情绪唤醒。

38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强化理论)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理论)13⑤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理论)39 提高知识感知效果的方法①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②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差异性、活动、新颖性。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观察中…,观察后…。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0 提高知识概括水平的方法①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科学比较。

③运用变式,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非关键特征,突出本质。

④启发学生自觉概括41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记忆口诀:定模蒸熟)①操作定向:初步认识并在头脑中形成映像。

②操作模仿:模仿并尝试做出动作。

③操作整合:把各个动作联结成整体。

④操作熟练:动作高度程序化、自动化、完善化。

42 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14(记忆关键字:示范、练习、反馈、动觉)①教师的指导与示范。

②充分而有效的练习,克服高原现象。

③及时反馈并作出调整。

④指导学生建立动觉控制。

43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①原型定向: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

②原型操作:把头脑中的活动程序付诸实践。

③原型内化:把原型在头脑中简缩化,自动化。

44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言语信息:是什么,为什么的学习。

②智慧技能:怎么做的学习。

③认知策略:怎么学的学习。

④动作技能:怎样协调肌肉做动作。

⑤态度:对人、事、物的内部态度。

45 程序教学的原则(记忆口诀:2 步 2 反 1 低)①小步子②积极反应15③自定步调④及时反馈⑤低错误率46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以符号位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学生具有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生主动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47 建构主义学习观★★★★★①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②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③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结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④教师观: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4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①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②注重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16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