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例6地球磁场

范例6地球磁场


電場(2/2)
(A)帶正電的點電荷附近之電力線。 (B)帶負電的點電荷附近之電力線。 (C)兩電荷-q 與+4q 附近之電力線分布。
範例 3 靜電感應與感應起電
如圖所示,兩個金屬球以絕緣體支撐且相接觸,一支帶正電 荷的玻棒從右方靠近金屬球甲但不接觸。將手輕觸乙球左側 後分開甲、乙兩球,再移開手與玻棒,則此時關於甲、乙兩 球所帶的電性,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靜電感應
1. 靜電感應:帶電體靠近不帶電體,而使物 體內部正、負電荷分離的現象。近端生成 異性電,遠端生成同性電。當帶電體靠近 已絕緣的導體,驅使自由電子移動,而將 電荷分離。
2. 絕緣體的靜電感應:當帶電體靠近絕緣體 ,電荷不分離,但原子或分子內正負電荷 會錯開而極化。
電量
物體本身所帶電荷數量稱為電量: 1. 基本單位:一個電子的電量為 e 2. SI單位:庫侖 C 1 庫侖的電量約為 6.25× 1018 個電子電 量,一個電子的帶電量是 1.6× 10-19 庫 侖。
3. 靜電力與萬有引力一樣,是一種超距力, 兩質點遵守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
磁性(1/3)
1. 某些物質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磁性材料 的能力,此種能力稱為磁性。 2. 磁鐵兩端磁性最強的地方,稱為磁極。
A. 以細線水平懸吊磁鐵棒,磁鐵指向北方的一端 ,稱為指北極(N 極)。 B. 以細線水平懸吊磁鐵棒,磁鐵指向南方的一端 ,稱為指南極(S 極)。
磁場(2/2)
磁鐵周圍的鐵粉排成磁力線的形狀
(A)與(B)為 N-S 極及 N-N 極間的磁力線形狀。 (C)放置多個小磁針也可排列出磁力線,同時可定出磁力線的 方向。
地球的磁場
1. 2. 地球本身的磁場可用一巨大的磁棒來模擬。 地磁 N 極在地球的地理南極附近,地磁 S 極在地球的 地理北極附近。 磁軸方向(地磁南北極 的連線)與地球自轉軸 方向(地理南北極的連 線)之夾角約為 11 度。 地球外部的磁力線方向 由地理南極附近指向北 方。
3.
4.
地磁的傾角與偏角
• 磁傾角:地磁的磁力線分布與地表不一定平行, 其磁力線方向與地表水平方向的夾角,稱為磁傾 角。北半球下傾,南半球上傾。 • 磁偏角:地表的磁場並不一定指向正北方,地磁 北方與地球正北方的夾角,稱為磁偏角。
電場(1/2)
• 磁場和磁力線的觀念,也可應用到「靜電 作用力」上。
高中基礎物理(一)
第四章 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 4-1 重力──萬有引力定律
4-2 電力與磁力
4-3 強力與弱力
4-2 電力與磁力
• • • • • • 靜電力 電性 摩擦起電 靜電感應 電量 庫侖定律 • • • • • • 磁性 磁場 地球的磁場 地磁的傾角與偏角 電場 範例題
靜電力
有不同電性的物體,彼此之間也就會呈現 出吸引或排斥力,這種帶有電荷物體之間 的作用力,稱為靜電力。
A. 空間中若因帶電荷物體的存在,而改變了原來空 間的性質,稱為帶電體在其附近空間中形成電場 (electric field)。 B. 正電荷置於電場中的受力情形,可由電場中的電 力線(line of electric force)來描述。 C. 愈靠近點電荷源的地方,電力線愈密集,表示該 處電場愈強,正電荷在該處所受的力也愈大,且 受力方向為沿著電力線方向。
(A)甲、乙兩球均為電中性 (B)甲球帶負電荷、乙球帶正電荷 (C)甲、乙兩球均帶負電荷 (D)甲球帶負電荷、乙球不帶電。範例 3答 (D来自 解解答範例 3
類題
• 一帶正電之玻璃棒接近一絕緣金屬球,由於 帶電體的接近而使金屬球內部正、負電荷分 離,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金屬球內電子總數不變 (B)玻璃棒內無任何 負電荷 (C)金屬球只受玻璃棒吸力作用 (D)玻 璃棒施予金屬球之力大於金屬球施予玻璃棒之 力 (E)金屬球右側只有負電荷,無正電荷。
1. 經磁化後,其磁性可以長期保持者,稱為永久 磁鐵或硬磁鐵。 2. 若磁化的條件消失後即失去其磁性者,稱為暫 時磁鐵或軟磁鐵。
磁場(1/2)
1. 磁力作用所及的區域稱為磁場,空間中各 點的磁場方向等於磁針 N 極在該處所指的 方向。 2. 磁力線:法拉第提出用磁力線來描述空間 中磁場的分布。
A. 磁力線從 N 極出發經磁鐵外部到 S 極,再從 S 極出 發經磁鐵內部回到 N 極,形成一封閉曲線。 B. 磁力線上某一點的切線方向即是該點的磁場方向,亦 是 N 極受力方向。 C. 兩磁力線互不相交。 D. 磁力線密度愈大表示該處磁場愈強。
1. 當電中性的兩物體互相摩擦,電子由一物 體轉移至另一物體的現象稱為摩擦起電。
•塑膠棒和玻璃棒分別用毛皮和絲絹摩擦之後的帶電情形。
摩擦起電(2/2)
2. 兩物相互摩擦而帶電,所帶電荷電性如下 :(前者帶正電,後者帶負電)
3. 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多出了電子而帶負電 ,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少了電子而帶正電 ,兩物體所帶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
磁性(2/3)
3. N 極、S 極必定同時存在於同一磁鐵。把 一磁鐵棒折為兩段,在 N 極的那段磁鐵, 其缺口產生新的 S 極,另一段磁鐵的缺口 則產生新的 N 極,如圖所示。無論如何分 割磁鐵,目前尚無法獲得磁單極。
磁性(3/3)
4. 兩磁極間互相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稱為磁 力,相同磁極間互相排斥,相異磁極間互 相吸引。 5. 能被磁化的物質稱為磁性物質。
庫侖定律(1/2)
1. 兩帶電質點間的靜電力大小與所帶的電量 乘積成正比,與兩質點間的距離平方成反 比,此稱為庫侖定律。
庫侖定律(2/2)
2. 兩點電荷間作用力的方向沿著兩電荷的連 線。
A. 若兩點電荷為同性電,則 F 為正值,靜電力 為排斥力。 B. 若兩點電荷為異性電,則 F 為負值,靜電力 為吸引力。
電性
• 1747 年,美國人富蘭克林將摩擦後的電性 分為正、負兩種,並且歸納出同性電相斥 與異性電相吸的性質。
A. 玻璃棒用絲綢摩擦後,玻璃棒上所帶的電命 名為「正電荷」。 B. 塑膠棒用毛皮摩擦後,塑膠棒上所帶的電命 名為「負電荷」。依照這規則使得質子帶有 正電,電子帶有負電。
摩擦起電(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