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编第十章 证据分类(例)
第二编第十章 证据分类(例)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收集
• 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 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是副本或 者复制件。
• 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 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 返还被害人时,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 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收集
• 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物证的照片、录 像,只有经与原件、原物核实无误或者 经鉴定证明真实的,才具有与原件、原 物同等的证明力。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 据魏某的女儿小魏陈述,当晚魏某酒醉 后回家,又向妻子要钱,因魏某经常赌 博,因此严某未给。后严某发现原放在 抽屉中的450元钱不见了,就追问是谁 拿走了,魏某说是其拿去赌博输了。严 某一气之下,遂抄起木棍殴打魏某,后 来魏某就不动了。魏某的母亲杨某某称 当日一早来到魏某家,发现魏某躺在床 上,已经没有呼吸了。
四、本证与反证
否当 证 为事 据 该人 是 当提 否 事出 为 人、 负 所所 有 主证 举 张明 证 的事 责 事实 任 实是 的
• 本证 • 反证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用 以证明他所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由对方当事人提出,用以证明负举 证责任的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 证据。
五、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 潘某盗窃某工厂的物品,该工厂的监视 器记录了潘某作案的全过程,但因月光 昏暗,录像的内容模糊不清,则该录像 带属于什么类型的证据? • A、视听资料 B、间接证据 C、直接 证据 D、实物证据
• 公安机关勘验杀人现场时,提取了插在 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从证据分类 的角度看,该匕首属于下列哪种分类? • A.原始证据、直接证据 • B.传来证据、间接证据 • C.实物证据、直接证据 • D. 原始证据、间接证据
第二编 证据论
第十章 证据的分类
证据的分类(理论)
•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 本证与反证
研究意义
• 在理论研究中的意义。
• 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证 据 的 表 现 形 式
•言词证据:
以人的言词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 间接证据:是指以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 事实相关联的证据,也就是必须与其他 证据链接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实事实 的证据。
• 划分标准: • 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
注意问题
• (1)与原始、传来证据划分没有关系; • (2)与证据真伪没有关系; • (3)直接证据分为肯定性直接证据和否 定性直接证据。 • (4)在只有一个直接证据的情况下,由 于无法印证,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即孤 证不能定案。
证 据 在 诉 讼 中 的 证 明 作 用
•有罪证据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有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的证据即为 有罪证据。
•无罪证据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 者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 行为的证据即为无罪证据。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证 据 在 诉 讼 中 的 证 明 作 用
•控诉证据
控诉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具有从重 处罚情节的证据。
• 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 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 作人不得少于两人。提供证据的副本、 复印件及照片音像制品应当附有制作过 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在何处地 说明,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 直接证据:是指以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 事实相关联的证据,即能够直接证明案 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 D.该县药剂师马某证明李某前两天曾向其买过0.5 克砒霜,说是给孩子治毒疮。经查,李的孩子确实 用过砒霜涂毒疮,但用量没有0.5克。
• E. 李某交待袁某死的那天,他在邻县采购,同行的 张某可以证明。
• F.张某证明李某那天与其一起去采购,在邻县住 了一晚。 • 问题: • 本案中的证据,哪些为有罪证据,哪些为无罪证据? 为什么?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 经法医对魏某全尸进行鉴定,得出结论: 死亡原因系钝器击打所致。严某亦承认前 一日晚间持械殴打事实,本案最终对严某 以故意伤害(致死)罪定罪处刑。
• 问题: • 本案的证据中,哪些属于言词证据,哪些 属于实物证据?为什么?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证 据 的 来 源
• 原始证据
练习题
• 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地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不定项) • A.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 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的公安局进行讯问 • B.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 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的公司内进行讯问。 • C.对于已经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 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 • D.犯罪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当场口头 传唤,但须出示工作证并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辩护证据
辩护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对其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证据。
案例分析:
某县某厂会计师袁某被人毒杀在家中,该厂采 购员李某作案嫌疑最大。侦查中获得以下证据 材料:
• A.袁某与李某平时交往密切,常一起吃喝。李某担 任采购员3年中曾挪用公款9800多元,但袁某明知 却没有催李某还,还多借厂的出差费给李某。而李 某利用公款搞转手买卖。
练习题
• 67.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2真题67多选) • A.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等 申请而启动,也可以由法庭依职权启动。 • B.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 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对。必须提供线索或材 料。 • C.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 D.只有确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 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时,才可以对有关证据 应当予以排除
是指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或直 接来源于原始出处的证据。
• 传来证据
是指在原声证据的基础上经过 复制、复印、传转、转述等方 式生成的证据。
• 二、划分标准 • 证据的出处或信息的来源
• 三、意义 • 揭示了两类证据在可靠程度上的差异
• 第一步:审查派生证据的原始来源
• 第二步:审查派生证据的形成过程和提 供者的情况 • 第三部:审查派生证据在复制、复印、 传抄、专属过程中有无失真和误差
• 哪一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 • A.韩某杀人案,证明被告人到过案发 现场的证人证言 • B.马某盗窃案,被害人陈某关于犯罪 给自己造成物质损害的陈述 • C.高某放火案,表明大火系电器短路 引起的录像 • D.吴某投毒案,证明被告人指纹与现 场提取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
• 1、间接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 • 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 3、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 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 4、结论排除其他可能性(唯一性)
• B.死者袁某为人开朗,生活富裕,工作无贪 污和其他问题,生前无异常表现,没有自杀可 能。
• C.现场勘察和尸体解剖表明,袁某是砷中毒 而死。死者侧卧在床,室中央的饭桌上有一只 酒杯,一碟花生,一瓶米酒,一双筷子。瓶酒 没毒,但酒杯中的残酒有毒。酒瓶上有袁某与 李某的指纹各三枚。碗橱中有一只酒杯,上面 有李某的指纹三枚。
练习题
• 72.关于证人出庭作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 • A.需要出庭作证的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 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适用证人作证的规定 • B.警察就其非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 庭作证,不适用证人作证的规定 • C.对了解案件情况的人,确有必要时,可以强 制到庭作证 • D.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只有情 节严重,才可以处以拘留,且拘留不可以超过10日
•实物证据:
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 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 形式的证据。
• • • •
二、划分标准 “来源说” “形式说” “内容说”
• 三、意义 • 1、有利于揭示证据的特点 • 2、有利于指导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案例分析
• 2005年9月10日上午8时许,某市公安 局接到报案,某村村民魏某猝死于其家 中,死因不明。侦查人员赶到案发现场, 进行了现场勘验,查获一木棍。木棍上 沾有血迹,经鉴定,系魏某血迹。木棍 上留有指纹,经提取比对,与魏某之妻 严某指纹相吻合。
练习题
• 93.关于询问被害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定项 选择题93题) • A.侦查人员可以在现场进行询问 • B.侦查人员可以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询问 • C.侦查人员可以通知被害人到侦查机关接受询 问 • D.询问笔录应当交被害人核对,如记载有遗 漏或者差错,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
练习题
• 30.在一起聚众斗殴案件发生时,证人甲乙丙丁四 人在现场目睹事实经过,侦查人员对上述四名证人 进行询问。关于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下列哪一 选项是错误的? • A.在现场立即询问证人甲 • B.传唤证人乙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 C.到证人丙租住的房屋询问证人丙 • D.到证人丁提出的其工作单位附近的快餐厅 询问证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