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
建筑室内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涵盖多学科内容的工作,其本身
的设计活动需要与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居住者的生活环境是
其个人特质的集中体现。
为此,设计者理应本身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体系,其能够按照不同居住者的特征存有,如兴趣爱好、收入水平以
及家庭要素构成等多方面情况来为居住者设计出更为合适的居住环境。
1建筑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发展进程
1.1整体要素的保障
在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活动中,针对于局部的设计工作需要满足
于建筑环境的整体特征所在,继而使得细节处对整体实行补充,达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并将设计价值最大化。
1.2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随着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到理应对自然环境保有尊重,才能获得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构成部分。
新的生物环境理论,使得室内建筑在实行设计的时候,将破坏变成了尊重,将索取变成了共存。
同时,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追求材料、设备与整体配套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增强设计活动的规范性让室内环境的设计周期满足所体现出的特点,让施工环节所涉及的工艺与技术能够让建设所需的材料与措施被更好的满足。
1.3设计艺术的多风格集合体现
因为室内环境的设计需要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所以使得设计活动需要让建筑功能更为多样化,继而也就需要让设计工作的展开将多层次、多风格融为一个整体,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增强艺术设计的实际功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审美趣味。
1.4集约化水准的提升室内建筑设计的集约化
设计需要将自然生态化表现出来,让绿色理念与节约性原则被充
分体现在设计活动之中。
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粗放型的设计
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高效集约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内容成
为了时代的新选择。
首先,是对空间利用效率的要求,城市化的快速
发展,使得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急剧上升。
所以,在实行室内环境设
计的时候,设计者需要有意识的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诸如此类的设
计方式来让城市建筑的设计得以凸显立体化特征,达到对建筑环境的
综合化使用。
让地面、地下以及地上的不同建筑部门能够成为一个完
整的建筑网络。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增强对使用者需求
的了解水准,继而合理设计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最大水准地提升利
用效率。
其次,增强建筑环境的节能性与生态性,降低对材料与能源
的消耗,通过反复利用的形式来让设计活动的科学性得以被有效体现。
2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发展弊端表现
2.1设计活动中对自然要素的使用水平不足
我国在实行公共环境设计活动的时候,需要对以往的发展观点实
行转变,固然,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需要将古典性体现出来,继而让
自然生态成为设计活动的构成要素。
但是在现代环境中的室内设计也
需要将自然环境要素融入其中。
特别是就大城市的河流景观设计来看,选择混凝土来作为堤坝材质,固然能够达到防洪、排污的功能,但设
计活动本身的倾向性过于简单,导致整体环境的设计缺乏城市特色与
生态性,也对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产生了破坏。
2.2室内环境艺术理念深化不足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结合也日益明显,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除了仍以建筑设计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一些观点思考和工作方法也日益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显示其作用。
而随着智能建筑和生态建筑的普及,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也将持续深化来适合建筑的发展要求。
2.3施工材料和设备与室内环境设计不协调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施工材料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套关系进一步增强和规范,能够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持续适合周期更新的特点,在设计施工技术与工艺方面优先考虑干式作业块件安装预留措施等的要求日益突出。
3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本身已经引起社会大众的注重。
室内环境的设计工作是城市设计的基础要素,其理应做到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统一,这是设计师对艺术性的追求,也是城市环境的整合表现。
所以,设计活动本身需要增强整合性,才能让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功能要素成为提升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积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川.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2]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146-147.
[3]张博.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61-62.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