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飘飘——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掌握元件渐隐效果的设置。
(3)、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别。
(4)、巩固元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1)、通过学习“气球飘飘”的动作补间动画,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比较形状补间、动作补间这两种基础动画,初步理解Flash动画制作的原理,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
(3)、通过学习文字渐隐效果的动画,进一步掌握文字操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制作物体的动作补间动画。
2、教学难点:两种基础动画制作方法的异同,触类旁通制作其他动画。
3、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Flash软件中常用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动画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4、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及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异同点,在不同的动画设计中灵活选用。
本课以“气球飘飘”这一情景引入,在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掌握Flash软件的另外一种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动作补间。
5、教学资源:多媒体电脑室、课件、素材、评价表
6、教学设计思想及内容结构: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逐帧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上,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以下两点:首先,学生是否能联系旧知迅速理解并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其次,学习完这几种Flash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之后,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动画效果,值得师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在Flash动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辅助资源,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五、学生学习收获及总体评价表
填表说明:在表格中给你的学习收获能达到的“星级”涂上学会的颜色,涂色的“☆”越多,意味着学习收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