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浆水中学语文(学科)自主探究学案
内容:烛之武退秦师课时:2 年级:高一主编:霍晓丽
一.课堂导入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

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

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二.自主学习任务
(一)研读第三段,完成下面问题。

⑴词句梳理。

重点词解释: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
..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与郑人盟
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何厌之有
翻译第三段
⑵“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⑶请你从烛之武劝谏秦穆公退兵的对话中,找出对应下列论点之说词,用自己语言简洁分析。

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点?
①析以利害(就地理位置说):
②动以所欲(就舍郑之利说):
③挑起宿怨(就历史教训说):
④警以后患(就晋之野心说):
(二)研读第四段,完成下面问题。

⑴词句梳理。

重点词解释: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失其所与不知.
翻译第四段
.....
⑵晋文公最后以哪三条理由退兵?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⑶秦军退,如果你是晋侯,你会听从子犯意见攻打郑国吗?
三.课堂检测(见同步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