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PPT课件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PPT课件


故事体会一
1.小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是由于主持没有 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 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2.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 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 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 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 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3.既然我们有了工作标准就应该很好的去执行它,不要打折 扣,不要等到领导认为你不能胜任工作才后悔! 4.所以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都是很重要的,为了让 员工知道该怎么做,就必须定好标准,作好培训!
质量重在执行
计划:从事任何事情都必须先有计划,一定要计 划做的事。
执行: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做计划外的事 情。
检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措施:如果检查发现执行不力,预期结果与计划
有差异,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实现目标,或者 调整计划(目标)。
质量重在执行
ISO9000的精髓是: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 “该说的要说到”,其含义是:要求员工做到的一定要形成制度、
找到解决的良策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 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 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 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从此故事您得出什么结论?
故事体会
1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
2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要求, 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但就 是很多的差不多,产生质量问题。
质量重在执行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著名质量管理 专家朱兰对日本经济奇迹的评价是:“日本的 经济振兴 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其实也就是执行的革命. 执 行力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保障执行力呢?我想,我们的 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最好的保障。 PDCA循环 PDCA循环 包括四个环节: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 措施(Action)。PDCA是一个闭环的系统,系统的每一次循 环,都是为了保证计划(预期结果)的实现。 PDCA循 环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执行力保证系统。
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
猴子香蕉与培训
有6只猴子关在一个实验室里,头顶上挂着一些香蕉,但 香蕉都连着一个水龙头,猴子看到香蕉,很开心去拉香蕉, 结果被水淋的一塌糊涂,然后6只猴子知道香蕉不能碰了。 然后换一只新猴子进去,就有5只老猴子一只新猴子,新 来的猴子看到香蕉自然很想吃,但5只老猴子知道碰香蕉 会被水淋,都制止它,过了一些时间,新来的猴子也不再 问,也不去碰香蕉。然后再换一只新猴子,就这样,最开 始的6只猴子被全部换出来,新进去的6只猴子也不会去 碰香蕉。
故事体会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 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 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 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 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 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 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
1、如何理解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 的程度”。
2、什么叫“PDCA”循环,“PDCA” 循环的步骤 和特点是什么?
作业
小和尚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 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 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 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 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 “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 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 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 厚、深沉、悠远。”
故事体会二
领导------请重视制度和培训,这样才能培养员工,您才 不需要这么忙 员工------请遵守制度,这样才能胜任工作,你才不会因 怠工而被撤职。
电话亭的故事
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 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 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 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 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 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 “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 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 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 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质量重在执行
人,执行力团队的关键要素。在其组建成执行力团队时,毕会
贡献更大的力量。人在社会中也不可能单独生活,现在的社会是 一个联系,融合的社会,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也达到一个前所未 有的程度,但个人的执行力是有限度的,其作用也是有范围的, 只有形成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形成团队精神与执行文化,才能 最大范围的,最大力度的执行,才可能谈到真正的执行力。 东北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 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办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 来了,却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 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 么样?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 全体无条件地执行。
品质管理案例
降落伞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 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 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 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 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 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 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 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 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 为品质没有折扣。
质量重在执行
海尔集团总裁说:“制度规定每天擦桌子6遍, 日本人每天会坚持擦6次,而中国人第一天擦6次, 随后5次,到最后可能一次都不擦了”
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发展、 取胜,质量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力量,但 什么又决定质量呢?如何提高质量呢?执行!执 行!还是——执行!执行,这个“质量文化”中 最重要的一环,是质量最有力的发动机,它发动 着质量的改进,发动着企业发展。
4品质没有折扣。
扁鹊论医
一次周王召见扁鹊说:“寡人得知,当今世上你名气最大,还有 谁的医术比你高的?”
扁鹊说:“我家世代为医,论医术我大哥第一,二哥第二,我只 能排名最后”。
周王不解,“为啥你的名气最大?”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 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 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 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 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 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 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
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故事体会
1.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 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 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 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 些持续改进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 营销人员来说这样是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 职能部门员工来说,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 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4。这也是沟通的问题, 一个人想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真的好难。 这个故事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呢?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吧
故事体会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 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 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 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割草的男孩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
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
指令,一切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运作。 “说到的要做到”,其含义是:凡是形成的规范、制度,一定要不折
不扣地执行。 “做到的要见到”,其含义是:执行结果一定要留下记录,“没有
记录就没有发生”。 ISO-9000是一套国际社会公认的严密管理体系,体现了“通过体制
保证执行力”的理念。如此可见,执行力的高低同时也体现一个企业 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质量兴企,重在执行。
故事体会
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培训的重要性和无条件的执行制 度 1.培训的重要性:把好的经验做好培训,让大家共享,培 训好了,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大家都会向同一个方 向,也是正确的方向使力,这样的团队或公司会战无不胜 的。 2.制度就是要无条件执行的。因为制度是经验的总结。不 遵守制度是要犯错误或受惩罚的。
3或许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买回的酵母做的馒头里吃出一根 头发,什么滋味!?我们也许会说:10万(或10亿)袋酵母里才有一袋里有 一根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十万分之一,对于吃到头 发的消费者来说,是100%。试想,如果什么事情只有99.9%的成功率,那么 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每星期有 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看了这些数据,我们肯 定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作到100%。因为我们是生产者,同时 我们也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因此而感到每天的忙碌工作有所意义, 而不是庸庸碌碌的只想换一口饭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