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用地指标

公路用地指标

宜采用新型桥梁结构 降低桥头引线长度和填土高 度
为保护耕地 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应优先考虑 采用吹 填 砂或粉煤灰等填料填筑路堤 减少取土占地
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降低路堤高 度
对集中取弃土的取土场 坑和弃土场 堆 隧道弃碴
给排水管网及其他地下工程用地 如仍能恢复使用的 可列为临时 用地 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垦 恢复利用 不能恢复使用的 可 按本指标第八章的规定另行计算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 应统筹规划 采取改地 造地 复 垦等综合措施节约用地
在线路方案比选中 应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项目用地 的合理性 严格农用地转用
路线应尽量绕避基本农田 靠近城市或通过基本农 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路堤地段 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尽 量考虑设置防护设施等 节约用地
路基 交叉工程土石方调配 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 础上 尽量移挖作填和集中取弃土 并与改田 造地相结合 以减少 施工方和取土坑 弃土堆用地
适用条件为
平原微丘区 西北干旱地区可采用低值
水网密集地区可采用高值
其他地区采用中值
山岭重丘区 微风化或弱风化基岩地区可采用低值
强风化基岩 第四纪松散地层覆盖厚的地区可

采用高值
其他地区采用中值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系按下列条件编制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 尽量减少新增用地面积
公路工程通讯 监控 供电系统的管线 在符合技术 经济和安全的条件下 宜共沟架设 并应尽可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 布置

中国建筑资讯网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中国建筑资讯网
平原区
微丘区
路基工程用地指标不应超过表 定 高 中 低值的适用条件应符合本指标第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路基工程用地指标
地形
路基标准宽度


的规

高值 平 原 中值 区
低值
高值 微 丘 中值 区
低值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路基工程用地指标
高速公路

路基标准宽度

一级公路
高值 山岭重丘区 中值
数量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不应超过表

的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高值 中值 低值 高值 中值 低值 高值 中值 低值
高速公路 六车道 四车道
一级 公路
二级 公路
三级 公路
四级 公路
公路建设项目代征地指标

地 形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用地指标 主要由隧道洞口的连接线路段路
基 隧道洞门仰坡 分离式路基及分离式路基间三角区等用地组
成 隧道洞内部分不作为工程用地计算

隧道工程用地指标适用于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的分离
式路基处于同一坡面 上 下行隧道平行布设的情况
隧道工程进 出 口连接线路段用地指标分高 中 低
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按两侧排水沟或截水沟外边缘以外 计

当遇有特殊地质 地形需增加路侧用地时 用地宽度应经专门
设计和计算确定 种植多行林带等特殊情况的路段 应根据实际
情况确定用地宽度
计算平原微丘区路基工程用地指标采用的路基平均
计算填挖高度见表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


形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入本指标中 代征地指标可按表
采用
路基工程用地指标以路基公里为计量单位 指公路路
基的实际长度 不包括大桥 含特大桥 隧道和互通式立体交叉主
线等的长度
本指标中路基工程用地宽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按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 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 以外或
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 无截水沟为坡顶 以外 计算 二级公
在编制过程中 编写组以国家及交通部有关法律 法规为依
据 从我国国情及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
究 总结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科学 合理利用土地的经验
对收集的五百余条公路 五百余座互通式立体交叉 近两万公里公
路的用地资料 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进行
模拟设计后 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标采用值不同时 可按表
对用地指标进行调整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调整指标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每增减
平原区
微丘区
路基标准宽度与指标采用的标准不同时 可按表
进行调整
路基标准宽度调整指标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路基标准宽度每增减
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路基工程用地指标中 未含取土坑 弃土场用地 需 设置取土坑 弃土场时 按本指标第八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增加
级公路
地形类别 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路基标准宽度 计算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采用的
路基标准宽度见表
路基标准宽度

地形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高速公路 六车道 四车道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中国建筑资讯网
风沙 雪害 多年冻土 地震等地区 应据建设项目的具体位
置 防护宽度 抗震措施等 按本指标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另增用地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为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路
基 桥涵 隧道 交叉 防护 沿线设施等用地面积 但不包括辅道
支线的用地面积 辅道 支线的用地面积按其公路等级采用本章相
应的项目另计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以公路公里为计量单位
以公路建设项目主线起点至终点的长度 若有隧道工程 应扣除隧
道两洞口间的长度 乘以相应的用地指标 即为该建设项目的总体
位在使用中注意总结经验 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函告交通部
公路工程定额站 联系电话
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第四章 路基工程用地指标
路基工程 隧道工程 第五章 交叉工程用地指标 互通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 通道 第六章 大桥工程用地指标 第七章 沿线设施用地指标 收费设施 服务设施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 第八章 用地指标的调整 附录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用词说明

本指标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 编 单 位 交通部公路工程定额站 参 编 单 位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主要起草人 彭维和 余定成 刘子剑
赵日希伟 吕孙虎 郑凌志
中国建筑资讯网



用地面积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地形的划分按以下原则
执行
平原区指地形平坦 无明显起伏 地面自然坡度小于或等于
的地区
微丘区指起伏不大的丘陵 地面自然坡度为 不含

相对高差在
以内的地区
山岭重丘区指地面自然坡度大于 相对高差为
的地区
本条地形划分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分高 中 低三个层次 其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 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 土地 管理 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及有关规定 正确处理公路建设用地
与农业用地的关系 切实做到科学 合理 节约用地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 除执行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规
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指标的规定

中国建筑资讯网

三个层次 其适用条件为
隧道进出口最大挖深在 以内的可采用低值
隧道进出口最大挖深在
的可采用中值
隧道进出口最大挖深在 以上的可采用高值
隧道工程进 出 口连接线路段用地指标不宜超过表
的规定
隧道工程进 出 口连接线路段用地指标
计划 计综
号 的安排 由交通部负责编制的 公路建
设项目用地指标 经有关部门会审 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
指标予以发布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本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由国土资源部负责 其
具体解释工作 由交通部负责
中国建筑资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所指的土地 包括农用地 建设 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除等外公路以外 的各级公路建设项目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等外公 路的用地指标由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参照本指标的编制原则和方 法另行制定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包括公路主体工程本身及其沿线设施工 程 其他项目用地未包含在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内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注 代征地在公路建成后移交有关部门使用管理 在设计文件中应单独列出
路基标准宽度与指标采用的标准不同时 可按表
进行调整
路基标准宽度调整指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路基标准宽度每增减
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中国建筑资讯网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 不包括取土坑 弃土 场用地 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必须设置取土坑 弃土场时 按本指标 第八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增加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共分八章和一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原则性规定 包括总则 合理和节约用地
的基本规定 第二部分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第三部分 单
项指标 包括路基工程用地指标 交叉工程用地指标 大桥工程用
地指标 沿线设施用地指标 第四部分 用地指标的调整
为使本指标更能符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 请各有关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