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月考语文试卷

初三月考语文试卷

初三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书写:(4分)阅读:一、《莹火虫的“小灯”》。

(6分)1.(2分)2.(2分)第四段横线上应填的是:3.(2分)所填的成语故事是:二、《河水和大堤》(10分)1.(2分)2.(2分)所填的字依次是:3.(2分)最后一段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4.(4分)本文的中心应是:三、《说到音乐》(16分)1.(2分)与“丝竹”有关的古诗文是:2.(2分)两个“了”的注音依次是:3.(2分)“使贪夫廉,懦夫立”的意思是:4.(2分)“江南丝竹”具有:5.(4分)简评:①②6.(4分)简述理由: 四、《雨的随想》(14分)1.(2分)两个语句是:2.(4分)所更换的词语依次是:3.(2分)例举的内容是:4.(2分)所写的名句是:5.(4分)所写的画面是:小作文1:(10分)小作文2(20分)初三月考语文试卷请注意:答题内容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分。

请将下边四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沉着冷静充满自信认真思考勇于创新(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阅读(46分)一、速读《萤火虫的“小灯”》,然后答题(6分)萤火虫的“小灯”(节选)①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读书人,名字叫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灯,他就抓了许多萤火虫,关在透明的纱布口袋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这就是囊萤夜读的故事.②近年来,萤火虫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积极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秘密.③萤火虫的发光器由一小簇特殊的大细胞组成,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这些细胞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这些细胞中含有一种奇妙的物质,叫做萤火素.萤火虫呼吸的时候,氧气从小气管进入细胞,和莹火素结合,在另一种物质萤火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来.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④萤火虫黑夜发光,白天它是不是也发光呢?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黑暗中,萤火虫发出光亮,但是,这时候,萤火虫的小”灯”立刻熄灭了.可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⑤萤火虫是怎样控制小”灯”发光的呢?⑥原来,萤火虫的眼睛感受到光亮刺激的时候,眼神经末梢立刻向脑神经中枢报告:”天亮了!”它的脑神经中枢再向发光器管周围的小神经发出命令:”熄灯!”⑦这些小神经控制着发光细胞周围的小气管,小神经接到脑神经中枢的”熄灯”命令以后,就关闭小气管,停止向发光细胞供给氧气,于是小”灯”就熄灭了.⑧萤火虫就是这样巧妙地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发光,一点也不会浪费自己的能量.1.阅读第③段,根据你的理解,在下列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2分)2.根据第⑥段提示,如果在黑暗中,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难验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呢?请用一句话把你的设想填写在第④段横线上(2分) 3.本文开头引用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成语故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许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2分)河水和大堤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像……;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或沉或,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大堤!”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颤动了一下.“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篾地吹着口哨.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崩裂了.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桨,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 自由在哪里?自由,.1.仿照文章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2分)2.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2分)3.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一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2分)4.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4分)三、精读《说到音乐》,然后答题.(16分)说到音乐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窃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已的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轻,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青少年有几个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合,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1.第①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你举一例.(2分)2.给第①段中两个加点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2分)3.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2分)4.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呢?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2分)5.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4分)①(简评思想内容)“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自《爱江山更爱美人》)②(简评语言特点)“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节自《真心英雄》)6.作者在谈到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4分)四、品读《雨的随想》,然后答题.(14分)雨的随想①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昧.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②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难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③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④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⑤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场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菜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⑥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⑦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1.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请指出这两个语句.(2分)2.汉语的词汇是丰富的,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请你给第②段加横线的”弥漫””浸润””镌刻””飘泼”各更换一个更加平易的二字词语.(4分)3.解释第③段中加点的”独”在句中的意思,并举一句你所学过的古文或古诗,要求句中的”独”与文中的”独”的意思相同.(2分)4.第④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名句.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2分)5.文中第⑥段写道:”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请你按下边的要求,模仿原文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试写一个感人的画面.(4分)一对老人……雨中的牵手是一幅耐读的图画.作文作文训练:某班篮球队在一次比赛中以两分之差输给了对方,赛后几个队员在一起议论,左后卫说:”今天这球,输就输在中锋身上,一点也不配合,光顾自己投,瞎逞能.”左前锋说:”就是上次比赛,我就觉得他别扭,自以为多了不起,不就是个儿高吗?我看那,今天要没他,说不准还蠃呢?”这时教练听到大家的议论,说:”他是有错,可你们这种态度行吗?”教练向中锋走去.一、根据材料,发挥想象,对教练追上中锋后的语言进行一段描写.(10分)二、根据材料写一篇以《集体与个人》的议论文,字数200字左右.(20分)三、上述材料中,中锋所受的误解和委屈也许你也同样遭受过,请选择一件写出来.(40分)文题:1.《被误解之后》《委屈的滋味》也可以自拟文题.。

相关主题